坐月子是传统陋习么?诸多月子禁忌并不科学
日,一则上海产妇高温天“捂月子”中暑身亡的新闻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据悉,这是上海2015年发生的第二起产妇因坐月子导致死亡的事件。在8月6日新闻报道后,类似“坐月子可不能马虎”、“破除‘坐月子’的传统陋习”这样的话题再次出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上。其实,这并不是今年“坐月子”话题第一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当5月初英国凯特王妃在生产完十小时后就携女儿公开亮相时,就有许多网民吐槽为何凯特王妃不坐月子。
所谓坐月子,是指妇女在生产过后休息调养身心的一种习俗,时间约为一个月,大致对应现代医学定义中的“产褥期”。中国的传统习俗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时要注意“捂”,应紧闭门窗、穿厚衣、戴帽子,同时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不碰冷水等等。以今日现代医学的眼光看,这些习俗多有不科学之处,对此媒体界和学界近年来一直都有人撰写文章加以说明。
如知名打假人士方舟子,曾在2011年发表题为《“坐月子”是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的文章,直斥传统的坐月子做法“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恰恰是对着来的”。方舟子指出,在西方国家产妇分娩当天就会洗澡和下床运动,“孕妇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长时间躺着、坐着不动,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如果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了肺部,栓塞肺动脉,会导致产妇猝死,难以抢救”。
此次上海产妇坐月子中暑身亡,也有名为罗志华的医生在《新京报》上撰文,称这一事件“再证陋习得改”。罗医生表示,种种传统的坐月子习俗,往往“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虽然媒体界早有人呐喊陋习当除,但传统的坐月子禁忌在中国其实还有相当的产妇和家庭在遵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晓莉、王燕和周穗赞曾在全国105个县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21036名0至24个月的儿童母亲,发现在产褥期不洗头、不刷牙、不洗下身、不正常活动、不晒太阳、不开窗通气及有饮食禁忌的妇女分别为71.9%、45.4%、37.5%、23.1%、55.6%、37.2%和61.9%,除了南方地区饮食禁忌发生率高于北方外,其他禁忌行为的发生率均是北方高于南方,由此可见诸多传统坐月子禁忌在民间还是有很多拥趸。那么这些禁忌行为真的能减少产妇的患病几率吗?该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此一研究显示,随着月子里禁忌行为的增加,产妇患病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加,各种禁忌行为不会减少产后2年内患病的危险。
中国古代女性“坐月子”始于宋代?
在中国古代,生儿育女对每个妇女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相应地,女性的产后恢复也一直受到重视。一些秦汉时期的医书已经涉及到了相关内容,可见产后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古代中国人是如何进行产后保健的?
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国家为了鼓励生育、蕃息人口设置医者看护临盆产妇,如越王勾践就曾下令全国,要求即将分娩的产妇主动上报政府,政府会派医者看护。根据婴儿不同的性别,政府会提供产妇不同的牲、酒津贴。如果出生的是个男性,政府提供两壶酒和一只犬;如果出生的是个女性,政府提供两壶酒和一只猪。同时,公家还会负担生了两个孩子的女性的口粮,提供一位乳母给生了三个孩子的女性,以帮助哺育。先秦到唐代的医书,对于分娩后的各种不适,都用“产后”病来指称。至于“产后”到底是几日,则有三日、七日、三十日、百日等不同说法。宋代有卧床三日的规定,似乎产后三日是产妇生命攸关的关键,三日之后若无大碍,就可以滋补调养了。一般来说,女性在产后的三十天都会呆在产房里。
有学者认为,坐月子起源于宋代。而在宋代之前,中国人已经很注意产妇的产后保健了。分娩之后,产妇会被抱到比较干净的地方休息,如《产经》、《千金方》等医书都说,在生产之后不要让人母立即知道婴儿性别,以避免影响产妇情绪。汉代到唐代的医者认为,产后三日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亲属应该用猪肝来补养产妇内脏的消耗。至于产妇临盆之后的安危,首要是防范血晕和痉病。先秦到唐代的医书中,经常用“心闷气绝”、“眼不得开”、“昏迷不醒”等来描绘血晕。为了让孕妇苏醒,医生会采取用冷水泼面、强牵头发和膝盖、以醋或酒涂抹口鼻等方式,更有甚者,还会灌小便、产血、马粪。所谓“痉病”,则是指牙关紧咬、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肌肉难伸,通常认为是由于感受风寒所致,所谓“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对于这类疾病,中医主要以独活、生姜、干姜、桂心、葛根、大豆、防风等药材入药,比如将黑大豆炒热、滤酒,做成大豆紫汤给产妇喝。在服药之外,汉唐之间的医者还会采取热敷产妇足下、腹上的作法来针对“中风受寒”。“感受风邪”,一直都是汉唐医书中理解产后病的重要角度,当时的人认为,如果产后不幸为风邪所侵,日后的生育能力可能都会受影响。古代的厕所通常设在屋外,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为了预防受风,产妇要特别注意如厕的便利性,最好在房间中放置厕盆。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逐渐形成避风,穿厚衣,戴厚帽的坐月子习俗。
中川忠英在《清俗纪闻》中描绘的18世纪产妇休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