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国这群80后在深山造核武 每年有超220天远离家人
“聚龙一号”如果通电,这些巨大的扇形金属装置,会释放出数百万安培的电流,散发出蓝色的光芒。能量流向那些靶心上的钨丝,在亿分之一秒内辐射出来功率数十万亿瓦的X射线……“当巨大的能量聚集在这些十分之一头发丝粗的钨丝上,引发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人类能源革命的终极梦想。“真正的学霸来到这里,就会心里痒痒。”邹文康说。
聚龙一号放电瞬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提供
杨冬他们走的是激光驱动聚变点火路径,而邹文康他们走的是Z箍缩驱动点火路径。人类探索未来聚变能源最前沿的两条路,建造出中国的“人造太阳”——就是两个人和他们所在团队每天的工作和要实现的宏伟目标。
面壁十年图破壁。中国面壁者的一个重要国家使命,就是突破人类科技极限的巨大挑战,使可控核聚变梦想成真,铸就新时代“两弹一星”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
杨冬、蓝可们,还有躺在病床上大脑仍然飞速运转的于敏先生,这几代人,正在共同酝酿、实施着这一世界上的超级大科学研究工程。
中国一度落后、一度彷徨,优越了上千年的基因,一旦被高温高压高强度的压迫状态所激发,那种深藏着的潜能,就开始聚集、融合和释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像沸腾的巨大电流,从这片土地的深处迸发出来,抛开了对那些“高鼻子先生”的幻想,拼尽了所有的力量,聚力那个伟大复兴的目标。
60年沧海桑田,重重蜀山依然沉默。
在记者面前,杨冬和中科大老同学言杰拥抱在一起,他们在一个院子里工作7年,这是第二次碰面。不见面不代表没联系,因为每个人手中的计算、心中的构思、忙碌的任务,都在服务于同一个国家级的大任务。
当年的“神童”们,今天聚集在一起并肩而战,正在开辟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路径,挑战人类智商极限、忍耐力极限,和能量增益的极限。
杨冬很享受这种感觉。他常对参观的95后说:一个比神光-Ⅲ号更先进的装置,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项目,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是一道最难的题目,你愿意来应战吗?你敢来吗?你能来吗?
一束束强烈的高功率激光,闪电般冲向一个直径不到1毫米的靶腔,巨大的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下,氘氚材料应声而爆,原子聚变释放的能量四散溅开……
这时候,时间静止了。
只有望向微观世界旋转原子的一双双眼睛。那是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是钱三强、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是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是蓝可、是杨冬、是黄鑫、是邹文康、是何小中、是法涛——
“小时代”与他们无关。这些年轻人,注定是一个大时代的执剑人。
他们是中国面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