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国这群80后在深山造核武 每年有超220天远离家人
李科说,人才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而最根本的一条,搞科技的人才,必须尽力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他们一个赢得事业荣誉最大的舞台。
但事实上,这很难。
地理位置偏远,严格的保密,社会显示度低,必须克制社会上盛行的物欲和浮躁心态……决定了新生代“面壁者”,只能是个崇尚精神的精英群体。
这是一个按照明确可控目标而实施的“自然选择过程”,或者叫做“中物院人才淘汰机制”:
首先,高考将这些聪明的脑袋筛选出来,但其中更多的省、市、县状元流向了金融和经济学院。
其次,学物理的人都很聪明,改行搞金融驾轻就熟。在选择学物理的人中后来又流走一批。
然后,出国深造的人很多为生活所迫或者受到了年薪千万的诱惑,也去了华尔街。
最后,清华、北大、中科大这些中物院的定点班学生来到绵阳,又在现实生活的判断中,再次分流一批又一批。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只有经受住了大浪淘沙的人,才是中物院真正需要的人才。
纯金的颗粒
中物院这60年,像一块磨刀石,有太多的材料在上面磨,也因此显露了其成色和真面目。做中物院的“强国一代”,不是因为你牺牲了在大城市的优厚待遇,放弃了火热的互联网生活,就能做成的。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双向选择”。
2016年一年,这里流失了百余名青年才俊。
李科有点着急,但没用。因为这是由九院的人才筛选物理机制决定的。
名校博士应该在一个方向精研,钻之弥深。在中物院你即使是博士,也可能让你和工人师傅在一起,半年一年都要在车间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加工技术难题。这里的技术工人不少是最牛的大国工匠,新来的毕业生,会被他们敲打。当你穿上统一的防辐射服,从头到脚都被套住,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只有两只眼睛用来交流。你受得了吗?
名校生多深谙在学术圈成名的路数,发论文结交名人接受采访,而中物院不少岗位你只做不说,而且可能永远都不能说。你受得了吗?
这里是任务导向,你必须在服务国家需要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你再聪明,也可能永远得不到诺贝尔奖,而只是大国重器中的一个螺丝钉,你受得了吗?
……
“我难道不能自由选择吗?”“选择我的对口专业不行吗?”可以,但选择的首要前提是国家的需要。
大国核竞赛,是一场淘汰赛。这决定了中物院必须以同样的机制,来选择属于自己的人才。而选择的同时,就是淘汰。
四所的黄鑫清华毕业来中物院时,心里也是两个小人在打架,“社会上自由主义思潮对我还是有些影响的”。
后来去中国科学院大学读博士时,他曾试着挣钱。一边在学校做实验完成学业,一边用打游戏的时间来帮人做程序挣外快,两三万元进账好像也不难。有一天他忽然问自己,“我需要挣多少钱?我一辈子花多少就开心了?”
黄鑫意识到,挣钱养家当富人,太简单太没有挑战了。
等博士毕业,他再次走进中物院科技馆,从前难以入心入脑的“入院教育”震撼了他。他懂了,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核武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郭永怀先生,他的人生为什么无悔、为什么那么有意义。站在郭永怀烈士雕像前,黄鑫觉得自己的人生方向清晰了——如果说老一辈制造了歼7歼8,我们就必须造出歼20和五代机六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