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摆摊修鞋23年,一位城市老鞋匠的退与守
同行锐减手艺难传承
贴好鞋底,李兆林扶起坐在马扎上等待的老人,搀着他下了台阶。老人走之前,摸着新鞋底对李兆林说,这个行当越来越少,但老百姓真离不开。李兆林笑了笑,没答话。他坐下来摆弄着一把跟了他30多年、木把手都没换过的小锤子,感慨曾经的同行几乎都已经不干了。
原本这个角落还有一位补锅匠跟李兆林搭伙摆摊,但补锅这个听起来更复古的手艺,生意远比不上李兆林的修鞋、修车、换拉链。他现在都不来了,在家看看孙子,忙自己的事儿,偶尔有人要补锅,就把锅留在我这里,我打电话喊他过来。李兆林说,干这一行的,我们就是最后一批了,我们没了,这个行业可能也就没有了,年轻人不会做这个。
离李兆林摊位两站路的和平路西口,也有一位老师傅,他头发已经花白,摊位简单得只有一个工具箱,因为老师傅已经搬不动自行车,现在只修鞋,生意好时也有三两个人驻足等待花园路东段的路边,62岁的修车人刘前竞在这里已有十余年,因十里河老小区拆迁,他在周边挪了3个位置,担心老顾客找不到他曾经在解放桥西南角修钢笔的师傅韩吉奎,修了20多年钢笔,家中的一个旧冰箱里存放着500多支渐渐被人们淡忘的钢笔,至今还有人在网上打听他的消息,但据媒体报道,老人2010年9月已经抱憾离世。那一年他还曾发声急寻继承人,而孩子们并没有继承他的手艺&hellip&hellip
李兆林说,现在还在坚持摆摊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他们一是舍不得这个行当,二是年纪大了,干别的没人要,所以哪怕不赚钱,也还在坚持。
的确,李兆林的同行已经越来越难找了。在2010年,市城管局还对外公示了293个市区自行车维修点,那时的新闻里写道,在省城街头,自行车维修点随处可见。但如今,逐条查看这些地址,发现很多都已经拆迁或列入了管理严格的景区范围内,当初公示的化纤厂路、贡院墙根街、历山路等多个地方,都不见了自行车修理点的影子,像李兆林这样综合的摊位更是难找。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新的工种和技术不断产生,旧的手艺和行业被淘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李兆林也说他很感激,这么多年自己从未被城管部门干预,这是因为彼此都互相体谅工作的不易。他说政府能够保留这些摊位已经让他很知足。
老街老房与高楼大厦
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
这个角落,向南是繁华的泺源大街,向北是游人如织的黑虎泉,向西有灯红酒绿的夜店和现代化的写字楼,只有李兆林背后的东面还是从前那片老楼。他目光所及的土地,从当年的老城逐渐发展成了如今高楼林立的模样。
这23年里,李兆林家已经有了第三代人,最大的外孙女已经11岁。他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就出摊,但他每晚收摊的时间则视情况而定,因为他心里对自己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这个社会对修旧行业还有需求的时候,尽量帮人一把。
晚上下夜班要回家,车子突然坏了的很常见,像有些小姑娘肯定自己处理不了,我在这里也是为了帮他们忙。李兆林说,他更觉得这个小摊是个便民服务点,很多时候有人给他打个求助电话,他就从家里赶过来。而他修理越来越多的是电动车,从简单的换胎到机器的小故障,李兆林也在边学边做。
修旧摊难寻,不只是在济南。这个从前的生活必需,逐渐成为了情怀和回忆的代名词。王忠武说,其实市民们依然有修旧的需求:济南这么大的城市,有1%的需求就能支撑一个行业,而现在供求之间缺少了一个纽带,师傅找不到顾客,顾客也不知道已经不多的摊位在哪儿。他说,如果能建立一个行业协会、信息平台,或许能把供需双方的信息更好地对接,减缓这个行业的衰退。
的确,近两年网络购物成常态了,买买买的口号造成了许多耐用品不必要的频繁换代,修旧越发不如换新共享经济火了,自行车和汽车出门扫码就能使用智能时代来了,一部手机可以实现快捷支付和生活服务。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还不愿意就此收起工具的修旧师傅,也在努力做着改变。
如今,李兆林的旧三轮车上也贴上了微信收款二维码,那是2017年底小辈给他注册的账号,以前有没带现金的,我都说算了不要了,有人会给我送钱回来,也有些就不给了。贴上这个收款码,既是方便自己,也是方便他人。
从前李兆林的三轮车上总用白色布袋挂着一副象棋,没活儿干时就拦住过路的同龄人下棋。现在除了下棋,他还会在空闲时掏出智能手机,看看头条新闻,和群里的亲戚朋友聊聊天,抱怨一下内存太小手机有些慢。
现在生活这么好了,没什么不开心的事,虽然生意少不赚钱,但是社会整体进步了,大家都高兴。你看,我还办了爱心公交卡,平时出去玩儿非常方便。李兆林乐呵呵地扶了下老花镜,打算午饭吃碗凉皮。等待他的,是又一个冷清但惬意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