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济南首个形象代言人重视“老”文化
本报7月29日讯(记者 刘婧孜)“济南一定会成为世界的济南。”“我再次推出‘老残茶馆’的创意。”29日上午,以“省会文化建设”为主题的“2010济南政协发展论坛”举行。7位专家学者“把脉”泉城文化,提出泉城不但要大打泉水牌,更要重视开发“老”文化。
谈到省会的文化建设,很多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在发言时以“老济南”开头。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奎更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老残’是济南第一个‘城市形象代言人’。” 他认为,“老残”在十八世纪就让世界认识了济南。在民国期间,《老残游记》被译为英文、德文、日文、韩文等近十种文字。在论坛上被多位专家学者引用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句让济南人兴奋了100多年的话语也出自“老残”。
“泉不是简单的‘泉’和‘水’。”专家们着重探讨了泉、山、水这些让济南市民引以为傲的特质。多位专家提出济南应不仅仅发展泉水、山水文化,更应该让“老济南”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在曲艺文化、市井文化上下工夫。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存昌表示,单纯地强调“泉”或者“城”都是片面的理解,把二者割裂开来,济南最大的特色就不复存在了。泉水孕育出的济南生活元素才是“泉文化”的精髓,此外,济南的曲艺文化、商埠文化、民风文化也都展现了济南的历史文化特征。
刘奎直截了当地说,“老济南”最直观、最有效的人文载体就是“老残”,并推出了“老残茶馆”的创意,认为总有一天济南的“老残茶馆”一定会像绍兴的“咸亨酒店”一样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与符号。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个强大的引擎。”很多专家都在发言中提出济南市应该抓住“十艺节”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把“老济南”的文化做足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