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到殡仪馆当社工 工作一周她哭三次
来源:山东商报
8月3日,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社工张巧玲被分到了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工作。如今一周过去了,初入社会的她是否适应?
“娘家是社工,婆家是殡仪馆”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莲花山殡仪馆时,张巧玲和另外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早操的练习。“除了做操就是学习规章,刚到单位来上班,对于组织架构还不熟悉,看起来不是很理解。”张巧玲说,她还需要多实践,迅速而踏实地积累经验。
刚进入殡仪馆,不少同事还会询问张巧玲何为社工,她都会微笑着用“专门来服务的”作答,而事实上,她也的确是来服务的。“我既属于殡仪馆,又不完全是殡仪馆的人,有点微妙。打个比方说,济南山泉社会工作服务社是我的娘家,莲花山殡仪馆是我的婆家,既然已经嫁过来了,自然要当好人家的媳妇。”张巧玲笑着说。
第一天上班没害怕
作为殡仪馆的引导员,22岁的张巧玲必须熟悉馆里的一切正常工作,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头一次来到这里,对服务流程并不熟悉,这时候引导员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关心、有耐心,把家属的悲痛感同身受,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张巧玲引用起了领导的叮嘱。
为了熟悉各项流程,张巧玲参加过告别仪式,跟着有经验的引导员当过实习生,看过冷冻柜,路过火化炉,但她却并没有感觉到预想中的“那种恐怖和害怕”。“说实话,工作都是在白天,一开始的熟悉过程都有同事陪同,并不是多么害怕,这和我准备来工作时的预想完全不同。”张巧玲说,但真正让她始料未及的却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别人的告别仪式,她也落泪
从张巧玲的网络日志上记者看到,刚工作一周,她哭了三次,但却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为了早日进入角色,我会去参加告别仪式,看到有家属悲恸的哭泣,我也跟着一起哭。”张巧玲说,每次哭完心情都会低落很长时间,只得自己看书、跟远方的男友打电话或者和其他社工朋友一起交流,以此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对于目前的工作,她很满意,但是仍然不敢告诉家里的亲戚朋友,因为“村太小,闲话会很多”。下一步,殡仪馆要订做新的工装了,对身材的要求比较高,张巧玲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减轻体重,这也是进入工作的一个方面。“我必须明确我是干什么的,我就是做服务的,那么就要热爱我的工作,像喜欢我爱的人一样去喜欢我的工作,热爱才能有动力去面对。”张巧玲在日志上这样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