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验室”企业家宗艳民
他说,只要实验方案通过公司审定,别管多少钱,马上给经费,成果上没时间限制,“三年五年搞出来都行。也不怕失败,只要是审定的方案,败了也不追责。”
经过1万多次的试错实验,山东天岳终于固化了工艺,成为全球第4家碳化硅衬底材料量产的企业,个别产品技术进入世界前两位。公司拥有核心专利200多项,是我省首批15项核心知识产权专利群之一,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16年,宽禁带功率半导体产业链项目被纳入《国家集成电路“十三五”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为全省唯一,还有三个项目被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项目。
企业家的“国家责任”
投资大、技术难、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作为产业链条最前端的材料领域,是众多企业家眼中的“冷门”。即便取得成功,由于材料属性,也不会像下游产业那样,短时间就能产生动辄成百上千亿元的规模。这里往往不是鲜花掌声集结之地,更像一所需要默默无闻、长期坚守、屡败屡战的“实验室”。
面对未知领域,累计投资12亿元,一度不清楚何时才有回报,宗艳民就像一名“实验室”里的人,甚至还“乐此不疲”,“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关键时刻能保障国家战略物资不受制于人,这是我们的自豪!”
“我这个人,说好听叫执着,不好听叫固执。”他说,就像自己做实验一样,只要目标可行、下决定做的事情,不怕一次次失败,再难也要做成。”
对企业家精神,宗艳民认为,核心是“责任”,除了实现利润、创造就业岗位、贡献税收,“更要有‘国家责任’,在最需要的时候能为国家分担。”
去年11月,宗艳民在日本出差,接到一个重要的电话,急需要公司碳化硅衬底。电话里,他“很场面”地告知对方,要多少先拿去用,只要用着好用,价钱再说。
他说,“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必须要有担当,展现山东人的厚道。”公司产品目前供不应求,接的订单都是12个月后供货,且先交50%的货款,提货再定价,但他考虑的则是不再接单,“不给人定价格,还收这么多钱,感觉自己有点没谱了。”
“做到世界领先已非常不容易,但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5到10年在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领域做到全球第一。”宗艳民表示,第一代半导体赶超西方国家已经没机会了,新一代半导体技术超过国外“还是很有机会的”。 濠电偞鍨堕幐鎼佀囬柆宥呮槬鐎广儱顦粈鍌炴倵閿濆骸浜濋柣鎺戞健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闂備胶枪缁绘劙鎮ч幘姹団偓鍌烆敃閿曗偓缁€鍡涙煥閻曞倹瀚�闂備焦瀵х粙鎴﹀嫉椤掑倻鐜婚柟閭﹀枓閸嬫挾鎲撮崟顓犵暤闂侀潧娲らˇ鐢稿箖椤曗偓椤㈡洟顢楅崒婊庢Х濠电偛鐡ㄧ划鐘诲礂濞戞氨绠旈柕蹇嬪€曢悿顕€鏌涢埄鍐炬畼闁告ɑ妫冮弻銊モ槈濡粯鎷遍柣搴㈡皑閸嬫挸顕ラ崟顐僵妞ゆ帒顦伴埢鍏肩箾閹寸偞灏ㄩ柛瀣尵缁辨捇宕橀埡浣轰桓婵犫拃宥咁洭濞存粍鎮傞弫鎾绘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