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失去乳房与癌共处,33岁王晨岑:镜头下我更生动是因为活得更生动
“术后拿到病理报告我也看不懂,他们也不说。后来我一点一点在网上查,或者去看医生时问大夫。很多大夫不讲。我见了不同的大夫,套了不同的话,才慢慢知道我的病是什么程度。
有一篇科普文描述,三阴性是高射炮的伤害程度。我第一次查到时,心里很沉重,觉得怎么运气这么不好。但我刚开始就没心没肺的,所以比较乐观。”
术后半个月,王晨岑在父亲的陪同下去拆绷带。医生的办公室里有一面镜子,很多患者没有勇气看。她鼓起勇气要看。医生说,你挺勇敢的。
“打开纱带看到自己身体的时候,我吓到了。我见过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的照片,就是没有乳头,有两道疤,像男人。
男人的身体还是完整的。但我是,身体被挖了很大一个洞。伤口极丑无比!腋下脂肪全部被取走了,腋窝和肋骨之间有个极大的坑,绷带把肌肉挤变了形。伤口上还有一排15公分长的钉子,像订书钉一样,啪啪啪一排。
我当时就觉得,完了,我的身体丑陋无比,简直无法形容。我当时丑哭了!丑哭了!我把自己都吓哭了。我想,完了,如果以后身体变成这样怎么办。
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哭。但过了几天,心情平复后,我很快想通了。
我知道脂肪是可以流动的,以前我可以把自己的A罩杯拨成C罩杯,我想我也能把腋下这块肉填起来,事实证明确实会好起来。”
当她开始面对自己身体的缺失时,问陈晓夏和爸妈,想不想看伤口。陈晓夏看了。但王晨岑的父母不敢看。再过了十天,当医生用起钉器给她拆钉子,她已经可以用手机拍摄这一过程了。
陈晓夏(右)陪着王晨岑看病 澎湃新闻记者 张维 图
把镜头对准妻子
护士石蕾是王晨岑住院期间的护士。她在乳腺肿瘤科工作了15年,这里每周有60台左右的乳房切除手术在发生。
石蕾每天都跟病人聊天,经常有病人向她倾诉:“哎呀,我乳房没有了,我跟老公夫妻关系怎么办?伤疤会不会不好看?化疗会不会有效?大概多长时间可以确诊?早期中期晚期?……”
但在石蕾印象中,王晨岑夫妇“挺向上,懂得去放松自己”。他们每天都会戴着耳机,听音乐。
27岁时,陈晓夏曾签下生死状,作为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冰盖队队员和央视随队记者,代表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
在南极,他认为自己首先是队员,活下去,承担科考任务。那时,一位队友出现高原反应,他作为记者,必须记录,但同时他们又是生死兄弟,陈晓夏一边大哭,一边拍队友被送上飞机的过程。
现在,他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妻子。
“我既是她的先生,也是陪伴她对抗癌症的人。但我不能用专业相机拍,她说,有人用相机把病人拍的很好看,我说是啊,但我还做不到。拿专业相机好像这是一个跟我没有关系的人,而手机拍摄更生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