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儿科冰火两重天 大医院爆满医生喊累社区冷清
济南时报
济南连续多天严寒,医院儿科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直线上升。看病似打仗、输液像是流水线、挂号如春运买车票……济南几大儿童专科医院和大医院的儿科,患儿家长排起长队。
孩子感冒在社区医院没法解决?明年1月1日起,济南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开始实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到社区门诊看病也能报销部分费用。这一政策在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群体之一--- 儿童身上,似乎无“用武之地”.无人给看病,无药可售卖,这是儿童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遭遇。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医院儿科,由于技术力量不足、儿科医生捉襟见肘等原因,处于“百无聊赖”的境地。
儿科冰火两重天的情境之下,大医院“超载”的儿科如何分流压力?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达8万人的数据背后,儿科又如何突围?曾备受关注的儿科困局仍待解。
儿童专科医院
医生连轴转 一天看八十人
24日下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输液区、候诊区、药房前到处都是人,有的市民甚至坐在自备的“小马扎”上等待叫号,颇似春运。护士一个接一个地为患儿扎针,“忙起来连去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
超负荷 门诊量一天2000人
家住长清区张夏村的徐青是第二次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23日中午,她带孩子来过,到下午4点多也没看完。24日,当她带着孩子到输液室时,领到的输液号是0613,排在她前面的还有100多人。
为什么不在当地医院看病?徐青表示,别人家的孩子病了都到大医院,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不能掉以轻心。
在该院,医生一般7:40开始上班,然而不少市民不到7:00就赶来排队,甚至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看个好专家,凌晨就来了。一开诊,医生就进入连轴转的状态。医院门诊量一天在2000人左右,一个医生一天能看七八十人,工作量可想而知。“医生护士能不休息尽量不休息,晚下班或者不下班,实在不行就从病房调医生过来。”值班护士长说。
医生喊累 不吃饭不午休很普遍
“因为不能拒绝任何患者的就医权利,也无权进行分流和资源调控,只能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但人员的能动性已到极限,每天看近百个患儿,哪个医生也吃不消。”齐鲁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王纪文说。还有个专家,许多病号都是冲着他去的,平时号都挂不上,这位专家多次表示“快累死了”.
据了解,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对外开放床位达到了640张,目前床位使用率高达120%.山东省儿童医院的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后,病床数由原来的121张增加到现在的近300张,但该院负责人还是直叹:“病房楼建小了,要增加一倍的规模才能满足需求。”
一位儿童专科医院医生告诉记者,该院医生不吃饭不午休很普遍,医生们都要轮流值夜班,一晚要照料100多个孩子。“年纪轻轻的儿科医生,竟然会出现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生育孩子对一些儿科女护士来说成了奢望。”这位医生说,儿童专科医院就诊人数增多,医务人员不堪重负,必然会减少对新技术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就诊的专注程度,也影响其提高业务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能看儿科的少 感冒药都缺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20家社区门诊中半数不看娃娃病。没儿科医生,有儿科医生没有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出的答复是,孩子看病还是去大医院。
儿童登记后咋看病 社区挺迷茫
正值门诊统筹备案登记时期,位于纬三路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有居民前来。一名母亲准备为孩子登记,“以后来看病就能报销部分费用了”.然而,仔细询问后,她的“如意算盘”打空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本就没法看儿童病,也没有儿童药。
既然允许儿童在社区登记,登记后又不能看病,这是否矛盾?一工作人员想了想说:“或许以后还有调整,要看明年安排。”
这样的“尴尬”不仅存在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致电济南市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有5家回绝了记者带孩子去看病的要求,表示社区只能给孩子接种疫苗。只有一家表示可以带孩子先找全科医生看看,实在不行再转诊。
社区医生嫌钱少 只出不进
为啥不能给孩子看病?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解释,一是因为没有会看儿童病的医生,二是孩子疾病瞬息万变,为不耽误病情,最好还是直接去大医院看。“本来该中心还有个儿科医生,但后来嫌钱少辞职不干了,现在只有一名儿童保健医生,只负责社区入户保健。”
其实,称社区医院缺“儿科医生”并不准确。因为分诊的概念在社区医院已被逐渐弱化,培养任何病均能涉猎的全科医生是趋势。然而目前,济南全科医生也存在缺乏的状况。据了解,目前济南共有全科医生近2000人,真正拿到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证书的,也就是由过去的专科医生经半年左右的全科培训转型而成的全科医生只有900多人。“社区的收入和大医院比确实差很多。我现在一个月收入1800元左右,而我大医院的同学最差的收入也有3000多元。其实,待遇差、条件差还倒是次要,在社区当全科医生评职称很吃亏,基本上进个中级就到头了。”社区医生只出不进,一名社区医生的话或许能道出原因。
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童药太少
不仅缺医生,药也缺。“主任,今天给孩子看病,需要的药又没有。”在北园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时有社区全科医生来给主任初培珍“索药”,这成了让她挺头疼的一件事。初培珍说,整个社区,所有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加起来不到300种,儿童药更是少之又少,连最基本的感冒用药都缺。
据了解,2010年3月,济南社区医院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只能配备基本药物目录之内的500余种药物,自那时起社区药品开始大幅“缩水”,儿童、部分富裕群体、慢性病患者和特殊用药患者用药出现短缺。
小医院儿科同样冷清清
同样少见儿童身影的,还有一些小规模综合医院的儿科。
位于经十路一家市级医院,儿科分诊台护士正百无聊赖地鼓捣着手中的笔。医院的儿科门诊有3个诊室,但没有一个患者在候诊。“平时有点闲,儿科一共有3位医生,轮流坐诊。别看医生少,应对患者绰绰有余。因为每天的门诊量只有二三十人。”分诊的护士说。
随后记者走访另外一家市级医院儿科发现,该院儿科门诊量最多时也就二三十人,儿科医生共有4名,没有独立的儿科病区,只在其他科室的病区挤了五六张床。而该院大部分科室的医生数量在10人以上,有单独的病区,一般病床数在三四十张。
相关链接
参保人社区看病可报销
从明年1月1日起,济南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增加一项新内容,参保人到定点社区门诊看病也能报销了。每次费用超出50元以上的部分,由门诊统筹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在一个医疗年度内最高支付300元(不含个人支付部分)。济南市居民医保参保人务必在本月底前选择一家定点社区门诊进行登记,以享受明年的“新优惠”.婴幼儿、在校中小学校学生也在门诊统筹保障范围内,可由家长代为选择门诊统筹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并备案,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据介绍,本次新增的门诊统筹并不包含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政策主要惠及的是自主缴费、相对“弱势”的居民参保人群。
在医疗机构百舸争流的局面下,部分医院以及社区的儿科却为何急流勇退、日益萎缩?风险大,儿科医生承担压力不小;挣钱少,儿科医生纷纷酝酿转行;贡献小,医院对儿科大多不重视。但谁能想到,儿童看病的权利应如何保障?
儿科医生 活儿干得多 钱却最少
一名市级医院儿科主任坦言,儿科医生的流失严重程度比其他科室都明显得多。“有段时期,济南儿科界流行过一段‘儿科人才流失风",很多儿科医生纷纷辞职下海,当药品代理商,挣大钱去了。”
“别的科成人都有门诊医保,开药价钱幅度大一些。儿童没有门诊医保,患儿家长都是自己拿钱,药稍微开得贵些,家长就有意见。”一位儿科医生说,一般情况下他的奖金会比其他科室医生少1000多元钱,有时还没奖金,更别提药物和检查的提成了。
不挣钱,还要被打。另一位儿科医生说,儿科纠纷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科室有位护士,给孩子输液扎针,第一次扎时没回血,刚想扎第二针时,立即遭到了患儿家长的一记拳头。”
医生招聘 科室想进人 医院不同意
“已经连续招了14年了,只有今年才终于招了两个儿科医生。”“我们已经连续好几年向医院申请进儿科医生,但医院一直不批,好在去年申请了4个人,给批了2人。”“自从干上儿科主任我就一直想招儿科研究生,一直招不到。”……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儿科负责人对记者发出以上感慨:儿科人才缺乏!
一位儿科主任说,医院被推向市场,各科室自挣自吃,儿科为医院创收太少,每年都在医院经济效益科室排名的倒数几名,医院肯定不重视,更别谈招人了。
儿科医生的现状,儿科在医院的地位,无形中也影响到了医学生的选择。“学习儿科的研究生数量比较少。”一业内人士说。
马太效应 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
社区、小医院儿科无人光顾,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这一倾斜的天平是怎样造成的呢?省儿童医院院长王玉林表示,这就是马太效应,好的更好,差的越差。“患者不愿去社区,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社区本身的硬件、软件资源不足以吸引病源,自然导致病员挤进大医院。”王玉林说,一个医院的儿科水平也是几代科室人的传帮带形成的,如果科室中没有好带头人、好导师,科室水平只会越来越差。同时,科室发展水平也和医院的重视程度有关。
解困关键 应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表面上看,儿科医生短缺是培养难,医学院学生不愿学。其实关键还是医疗资源利用不均,就诊失衡。孩子患了小病,都盲目往大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挤,这种心理导致儿童医院爆满,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二级医院儿科医生就诊量反而达不到。”一位专家表示。
济南一儿科专家表示,轻症患儿不一味扎堆大医院,这是缓解儿童就诊难的措施之一。而打破目前儿科就诊怪圈,需要在提升社区全科医生水平的同时,建立合理的转诊制度。在儿科医生待遇上,目前,公立医院改革也提出,改变原有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考核办法,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从更多角度来体现医生的价值。
马上评论
拯救儿科
□郎中
进入冬季,到了小儿感冒、肺炎高发时期,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门诊人满为患,孩子看病扎堆,儿科医生忙得连上厕所的空都没有。目前现状是大医院儿科医生工作超负荷运转,而儿科医生又出现严重缺编,甚至出现了严重人才流失局面,不少社区门诊儿科医生更是奇缺。
中国有13亿人口,儿童占了20%左右,儿童医疗健康任务十分繁重,这压在了广大儿科医生身上。为什么出现儿科医生缺编,儿科医生缘何人才流失严重?
首先医院不重视,综合医院四个科室支柱是内、外、妇、儿,儿科在承担医疗服务方面与内科、外科和妇科应该是平起平坐,可是由于小儿用药少、检查项目少,为医院创收低,导致儿科在医院没有地位,得不到医院领导支持,科室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了儿科发展;其次,儿科医生待遇低,付出与收入不相符,挫伤了儿科医生积极性;还有儿科医生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现在是一个孩子长病,好几个大人陪着,孩子一有病,家长心急,对儿科医生寄予厚望,恨不得医生开了药,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儿科医生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向孩子家长解释上。有的专家一个班下来,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口干舌燥,身心俱疲。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不少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选择儿科专业,有的虽然干了儿科,但为了逃离“苦海”,又报考其他热门专业的研究生;有的改行做了医药代表;还有的另谋高就……
改变上述局面,这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努力,需要对儿科医生多一些理解,对儿科专业多一些扶持,对儿科医生待遇多给予政策上倾斜,壮大儿科医生队伍,让孩子小病足不出社区就能看上病,这样分流了患儿,减轻了大医院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同时让孩子少受罪,大人少一些折腾。记者 苏珊 赵尚梅 实习生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