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格斗孤儿:为了改变命运
五岁时,小伍上过一次学,但听不懂汉语,很快退学。他哥哥念到五年级也不念了,天天逃课,他觉得那儿教得不好,也无心学习。
爸爸后来为了两个儿子,把毒戒了,打工回家时,会买米面。爸爸不在的时候,他们就吃洋芋。洋芋就是土豆,他的家乡特木里镇,号称全县马铃薯第一镇。
“我感觉洋芋很好吃,我现在都想吃了,而且吃一两个就饱了。”
小伍很喜欢这里,他担心有人跟家里说他在这里不好,就打电话给爸爸解释。三年里,他没回过凉山,家人来看过几次,春节也在俱乐部过。他觉得现在回去,让别人看到自己弱的方面,会说爸妈离婚这些,会被欺负,被看不起。
“我来练这个,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梦想。”小伍说。
问到梦想,所有孩子的答案全都是UFC,无一例外。
7月26日,郫县恩波格斗馆内的八角笼。曹宗文 姜胜南 摄
最封闭的赛场,最开放的规则
13岁的小勇已经没有机会像小伍那样,实现UFC的梦想了。半个多月前,他被俱乐部淘汰,这次去马尔康看比赛的人里,没有他。
7月的成都,穿不透云层的太阳,照在腐烂的水果皮和菜叶子上,发出的味道弥漫在潮湿的空气里。这里是郫县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距成都市中心30公里。汽车在白色大棚之间拐来拐去,最终停在一根国旗旗杆下,眼前四个红色大字——恩波格斗。
现在,这个训练馆的门口还挂着四块牌子——中国恩波综合格斗俱乐部、四川省恩波武术俱乐部、四川省红缨枪双节棍研究会、阿坝州散打队。队员有70多个,以18岁为界,分为少年组和成年组。
老板叫恩波,56岁,藏族。17年前,他组建了阿坝州第一家武术散打队,后发展成MMA俱乐部,前后一共收留过400多个孩子,免费在这里吃穿住,外出的话,都是集体行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恩波介绍:“最早第一批孩子是通过凉山州民政局招进来的。在这之前我们散打队就存在了,就是想实现一点武术梦、英雄梦。”
现在,俱乐部的队员还会参加体制内的比赛。全运会、省运会,还有一些青少年比赛。
“和平年代更需要崇尚英雄!”场馆在冷冻仓库顶层,四处挂着横幅。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木雕立在门口,将近两人高。荣誉室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
小勇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短暂的格斗生涯。
馆里的铁笼比UFC的要小一些。第一次进去实战训练的时候,小勇很紧张,“感觉没地方逃了”。前两局打平,第三局输了,“有点儿想哭。”
小勇话不多,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就低下头抠手。他经常跑到半山腰的寨子里玩,奶奶下山路上找不到他,一路走一路喊。奶奶是小勇后爸的母亲,自己还有两个亲孙子要带。小勇的妈妈改嫁后外出打工,没再回过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