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一位中国妈妈 被住在家里的美国交换生震惊了6次
我第四次被惊到的是听到俩孩子聊天,我女儿问美国女孩儿遇到最恐惧的事情是什么。美国女孩儿说是有一年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没给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他们。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也是最刺激的。
美国女孩儿说,为了不挨饿,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家长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第五次震惊
第五次被惊到是最后一顿晚饭。美国女孩儿快要离开南京了,我们为了让她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就带她到南京最繁华的地方——狮子桥,点了获得过国家金奖的“鸡煲翅”。当美国女孩儿知道这道菜是鱼翅做的之后,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六次震惊
饭 后,几个孩子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玩儿,除了女儿和美国女孩儿外,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玩儿过之后,孩子不停地跟我说:“妈妈,美国人太厉害了! 一进电玩城,我的两个好朋友就去玩儿了,什么好玩儿就玩儿什么。美国女孩儿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转了一圈后才锁定目标,她赢了很多游戏 币,分给我们之后,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
我这次不仅仅是惊诧,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
我女儿说了一句让我思考至今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
思
我们是在培养怎样的孩子?过分溺爱、频繁干预、过度保护,导致我们的孩子无情、无能。复印机式的教育消耗着孩子们的精力,限制了孩子们的追求。众 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杀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如此的教育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才吗?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 的结果,未来的主宰属于什么样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我们则是在为人家输送打工仔,再优秀充其量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 三爱克斯,先领券,淘宝天猫,京东商城,拼多多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