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本土冷饮占七成却成“配角”多销往周边农村
因进入超市门槛高、费用大,靠低价销售策略占领市场的本地冷饮一般都进不了市区超市。 本报记者 穆静 摄
本报记者 穆静 实习生 刘永飞
记者从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获悉,2012年,全市冷饮销量为7万吨,其中济南本土冷饮品牌占5万吨,占到了总销量的七成以上。然而不少市民发现,市区商店难觅济南本土冷饮品牌。那么这5万吨冷饮销往了哪里呢?
据了解,由于市区冷饮市场多被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占据,本地冷饮品牌实力不济,只好靠低价优势进驻农村市场。
[b]超市中找不到本土冷饮品牌
[/b] 记者调查发现,在济南市区超市内,很难找到济南本土冷饮品牌。即便是在路边小商店,本土冷饮品牌也只占据很小的一块位置。
15日中午,在历山路上一家大型超市的冷饮柜中,和路雪、蒙牛、伊利以及北京八喜冰激凌摆在了冰柜显眼的位置,而济南本土冷饮品牌群康、夏君乐等均难觅踪迹。在泺源大街附近一家超市,也出现了同样情况。不少超市内3元以下的雪糕非常少见,大多为3到20元不等。
在不少路边商店的冰柜里,也多被蒙牛、伊利、雀巢等品牌的雪糕占据。在历山路一家商店,冰柜里只有蒙牛和伊利的品牌雪糕。店主告诉记者,去年他卖过一家本土品牌的雪糕,但由于服务和销量上均不如蒙牛、伊利等品牌,所以今年没有进货。在另一家路边冷饮摊中,群康、夏君乐等本土品牌被摆在了比较显眼的位置。“这附近打工的不少,这些本土产的雪糕便宜还解渴,挺受欢迎的。”
[b]本土品牌靠低价策略主打郊区农村
[/b] 虽然在市区不受“待见”,但在郊区,本土冷饮品牌却很受欢迎。据王官庄小区九区附近一家商店的老板介绍,商店冰柜里本土品牌冷饮较多,售价多在0.5元到1元之间,比其它大品牌的雪糕卖得要好些。
为何超市中难觅本地冷饮的身影?据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庆年介绍,这主要是企业的战略选择问题。“进入超市要收进店费。而本地冷饮售价较低,本身的利润空间就小,进超市不划算。这是多年存在的问题了,以前也有本地[url=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306/t20130618_8520377.htm#%22:1x8eyr8h]冷饮企业[/url:1x8eyr8h]进过超市,但是进了后发现不合算,所以还是退出了超市。”据刘庆年介绍,在城乡接合部,基本上都是济南本地冷饮企业。
“超市回款太慢,而且柜台费很高,我们并没有进超市。”据济南群康集团董事长于宏昌介绍,其销售网络主要为家批模式,在山东省17个地市的小区设直销点。此外,在学校的店里也会有一定的销售。
“以前在市区也卖过,但后来投入成本太大就退出了。”据济南圣水冷食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树嘉介绍,要在市区销售,需要投入专门的冰柜,还需要建立销售渠道,投入成本太大。而在农村销售,只要送货就可以了,不需要投入专门的冰柜,所以干脆就退出了市区。
[b]五毛钱的地产雪糕也少见了
[/b] 不少市民发现,市面上0.5元钱的雪糕越来越难找了。据了解,随着人力、水电成本的上涨,以前0.5元产品唱主角的本地冷饮产品也正在涨价。而不少人担心,涨价后,本地企业价格优势或难显现。
据济南圣水冷食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树嘉介绍,去年厂里共有10个冷饮品种卖1元钱,今年1元钱的多了5个品种。现在群康品牌的冷饮除了“爽”和另一款卖0.5元钱以外,其余产品价格也提到1元以上,且新推出了3元钱的一款冰激凌。
据上新街一家商店老板告诉记者,群康的一款售价0.5元钱的雪糕,每箱的批发价涨了2元钱。“一箱大约有40支雪糕,平均每支涨了5分钱。但别的零售商并没有涨价,我也还是按原价卖。”
本土冷饮公司负责人坦言,现在人力成本、水电都涨价了,不少产品几年来一直卖0.5元钱,感觉有些吃力,正在提价。而据刘庆年介绍,不少企业不是没涨过价,但涨价后销量下降,最终还是降下了价格,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也有企业对此表示乐观:“虽然涨价了,但由于以前打下了市场基础,此外蒙牛、伊利等1 元钱的雪糕少了,在这个价位上竞争者少了,所以产品销售量并不会受很大影响。”
[b]济南人一年吃掉5万吨本土冷饮
[/b] 记者从济南食品工业协会获悉,2012年,全市冷饮销量为7万吨,其中济南本土冷饮企业的销量在5万吨。从销售额来看,济南市冷饮销售额为10个亿,其中本地冷饮企业占了6个亿。
“这6个亿的销售额为4家本地企业创造。”刘庆年介绍,目前济南共有4家本地冷饮品牌,分别为群康集团、济南君乐乳业食品有限公司、济南圣水冷食有限公司、济南市中顺昌冷饮厂。其中,群康集团和君乐乳业公司所占份额较大,每年的销售额占本地冷饮企业销售额的90%以上。
“虽然销售额大,但利润和品牌效应并不容乐观。”于宏昌表示,济南本地的冷饮企业目前靠量来赚钱,一箱雪糕利润很少。“现在在主城区看不到本土冷饮的身影,本土冷饮多销往农村等地,这是比较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