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双乳山深藏汉王陵 考古发掘震惊世人
对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而言,济南地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4年,在章丘召开的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刘庆柱甚至认为,“汉代的东平陵城相当于现在的上海”。
证明西汉时期济南地区重要性的不仅仅有东平陵城,章丘洛庄汉王陵、危山兵马俑坑及汉王陵都是确凿的“证据”。
1995年到1996年,在长清区归德镇双乳村双乳山上,考古人员也发掘了一座汉王陵,与全国已发掘的30多座西汉王陵相比,双乳山西汉济北国王陵不仅规模大,而且形制奇特、年代清晰、出土文物众多,成为我国汉代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因而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尤为难得的是,双乳山汉王陵因为未曾被盗,所以成果丰硕,其中出土的玉覆面属全国最精美的汉代玉覆面之一,出土的20枚金饼,更是创了全国汉墓中出土金饼的重量之最。有意思的是,墓主人——— 济北国国王刘宽,还有着因为乱伦而自杀的独特命运。
双乳山西汉济北国王陵勾连着怎样的考古和历史故事?在完成发掘16年之后,王陵的现状又如何?近日,记者前往王陵所在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b]【实地探访】[/b]
[b] 双乳村西头深藏汉王陵[/b]
6月7日,长清区文管所所长刘斌带着记者驱车前往双乳山。从长清市区往西南方向驱车十五公里,便是归德镇双乳村,双乳山西汉济北国王陵就深藏在双乳村的西头。
双乳山是两座石灰岩小丘,相对高度20余米,因为山顶原有两个东西并列的高大封土堆,远看状似双乳,所以得名双乳山。
王陵以北紧邻着一户村民。归德一带是周围有名的大蒜之乡,正是大蒜收获的季节,村民们正在忙着整理晒干的大蒜。王陵入口周边,也堆满了大蒜。
王陵位于双乳山山顶东部,依山为陵,凿岩为穴,坐南朝北,主要由封土、墓室、墓道几部分组成。因为考古发掘早已结束,所以封土如今已经看不见了。刘斌告诉记者,封土为覆斗状,高约10余米,占地4000余平方米。
封土下的墓室、墓道,总体呈“甲”字形双重竖穴式结构,即墓室、墓道都留有较大的二层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大下小,上浅下深。墓道南端靠近墓室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向内凸出的1.5米的基岩石壁,以象征阙门。墓室、墓道南北总长度为85米,墓室总深度为22米,墓道总深度为18米,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总凿石量达8800多立方米,是已发掘的汉代王陵中凿石量最多墓葬。
从王陵北侧墓道往南走,看两侧峭壁垂直而上,仿佛用斧头直劈而成,令人叹为观止。墓道尽头的墓室,也是峭壁直立,蔚为壮观。
[b]【保护规划】[/b]
[b] 保护性规划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b]
刘斌告诉记者,双乳山王陵从1995年开始发掘,到1996年发掘完毕,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2001年,已经发掘的双乳山王陵和附近的尚未发掘的福禄山汉墓、东辛汉墓一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区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想建立济北王陵博物馆,以更好地利用、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1997年,博物馆的建设进行了半年,但是由于资金等各种因素,只在王陵上面建起了房子的外墙,就被搁置了。
考古发掘完毕之后,由于墓室和墓道长期暴露在野外,墓室和墓道的崖壁都出现了风化现象,需尽快加以保护。记者在现场也看到,由于崖壁峭直而上,崖壁上的部分石块已经有了碎裂的迹象,崖壁上生长出来的小树也开始对崖壁产生破坏。
刘斌说,1996年发掘的王陵是双乳山东侧的1号墓,而在西侧,还有一座2号墓未经发掘,“由于早年村民开采矿山,这座未经发掘的2号墓的墓道和墓室已经部分暴露,如今,石材开采面离墓道只有两三米的距离,为了更好地保护已经发掘和未经发掘的这两座汉墓,我们已经制定了双乳山汉王陵保护性规划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报给国家文物局,正在等待国家文物局的审批。”
刘斌表示,保护方案中包括对墓道和墓室崖壁的加固等内容,“另外还包括在1号墓和2号墓上面建设保护性建筑。1号墓上还将建造展馆。在设计展馆之前,当地文物部门特别邀请了资质单位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形成了展馆建设方案。如果这一保护性方案能被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那么双乳山汉王陵将成为一个集遗址保护、文物展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场所。”
[b]【考古缘起】[/b]
[b] 采石场下发现神秘石坑[/b]
济北王陵虽然深藏双乳村,但从大的地理环境来看,它西临黄河,东望泰山,依山为陵,凿岩为穴,气势非凡。因为地处偏僻,年代久远,而且文献中也没有记载,所以在历史中湮灭,直到上世纪的中叶仍鲜为人知。
刘斌说,上世纪70年代,双乳山成为当地村民的采石场,在不断的开山采石中,王陵的墓道暴露了出来。1982年和1983年,长清区和济南市的文物部门两次前往考察,确定这里是一座汉代大墓。长清相关部门害怕墓葬破坏严重,而且很难控制零星的、蚕食式的采石取土,也希望能尽早进行发掘。但由于种种原因,发掘并未进行。
一直到1995年6月,山东大学考古系的任相宏老师和崔大庸老师应邀到双乳山考察,认定这是一座汉代王陵级的古墓,鉴于村民采石破坏严重,所以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1995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东省文物局、山东大学考古系和长清县文化局联合组建考古队,开始对王陵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1996年7月,至此,考古人员终于弄清了墓葬的形制结构、规模、棺椁等情况。一座惊世汉王陵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b]【独特防盗措施全国首见】[/b]
[b] 石块、石渣回填,泥浆灌缝[/b]
全程参与了双乳山济北王陵发掘过程的崔大庸告诉记者,由于西汉前期风行厚葬,陪葬品丰富,所以汉墓也最容易惹来盗墓分子的“光顾”,在全国已发掘的30多座汉王陵中,绝大多数都被盗掘过多次,有的甚至被盗过十几次。所以当考古队进驻现场时,大家心里都在打鼓:双乳山汉墓会不会也被盗掘过?这一次发掘,会不会只能拣点盗墓分子的“残渣剩饭”?
面对大家的疑问,任相宏教授认为,从三个方面看,这个墓应该比较安全:第一,从该墓的埋葬方法看,上部全是石块和石渣,这是古人的一种防盗措施,因为这样的回填材料,不仅不容易挖掘,而且很容易塌方,盗掘起来非常危险;第二,根据文献记载,长清一带在汉代属济北国境地,包括后代的地方志都没有关于这里有古墓的记载,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三,双乳山西侧竖有一块清代封山碑,碑文里说双乳山虽然不是名山,但它事关村里的平安,如果有人胆敢为了渔利开山取石,“以致庄中不安、祸患难防”,就要遭到严惩。碑文虽然带点迷信色彩,但在客观上对保护古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考古发掘的结果证实了任相宏教授的猜测,为了防盗,古墓建造者在外藏椁之外的墓道部分,先用大石块填筑,再用泥浆注缝。墓室中部的填土也经过严密夯打。这种防盗措施,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严密的防盗措施,虽然该墓也有盗洞,但最终因为防盗措施到位,盗墓分子知难而退,让这一惊世汉王陵得以完整保留。
[b]【20枚金饼】[/b]
[b] 全国一次性出土金饼重量之最[/b]
崔大庸介绍,通过考古队科学发掘和精心工作,该墓共出土玉器、金饼、青铜器、鎏金、错金银器等文物2300余件,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器物之完整,均居山东秦汉时期考古发现的前列,是研究西汉时期历史和社会制度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20枚金饼,其中19枚大金饼被放置在墓主人的头下玉枕南边,1枚小金饼放置在墓主人的下腹部位。大金饼直径最大者6.7厘米,最小者6.2厘米,平均6.4厘米;最重的246.9克,最轻的178.5克,平均221克左右。最小的一枚小金饼直径只有3.2厘米,重66.5克,上面还有一个小孔。
汉代的黄金货币,与铜钱同行,但主要用于重大赏赐及巨额计算、支付等活动中,汉代黄金货币的单位以斤计,一金即一斤,值钱一万。双乳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金饼,每枚重200余克,略等于汉时的一斤。国内发现的西汉金饼中,双乳山汉墓出土的金饼数量不算最多,但重量却居第一。另外,出土的金饼上多有刻文和符号,文字多数为“王”字,少数为“齐”或“齐王”,有刻文和符号者均为国家重要文物。这些刻文和符号,对研究济北国史和西汉时期经济流通状况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b]【玉覆面、大马车】[/b]
[b] 展现墓主人生前尊贵地位和奢华生活[/b]
在双乳山汉墓出土的玉器中,以玉覆面最为精美,在汉代考古中极为罕见。玉覆面出土时盖在墓主人的面部,其组合、形状、结构都很清晰,由额、腮、颊、颌、耳等17块玉片和玉鼻罩组合而成,它的各部件都是用玉料直接加工而成,各部件形状和总体造型均为写实风格,形象逼真,为连缀而设的穿孔均隐蔽在背侧面,做工极为细致。特别是鼻罩是由一整块玉石雕镂而成的,其形状为半锥体,内琢空,鼻梁直挺,两翼微鼓,透雕有云雷纹,下端透雕两个三角形鼻孔,造型新颖,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玉覆面中最为精致的一件。
玉枕,出土时置于墓主人的头下,由木板、玉枕足、底板、玉面板、玉边板和兽头饰等14块玉组成,其结构布局合理,雕刻工艺水平很高,玉枕足由青绿玉雕成,正面饰有勾连云纹和凹玄纹,中部两侧为对称透雕的涡纹组成兽眼,下部有分开的两足象征兽嘴。该玉枕保存完好,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出土的九窍玉塞由口唅、玉耳塞、玉鼻塞、肛塞、玉阴罩和手握组成。其中,玉唅放置于墓主人的口中,做成蝉形乃取其蝉蜕复生之意;两件猪形玉手握放置在墓主人的手中,手握为长柱形,其上用简单的线条,即俗称的“汉八刀”以宽阴线刻划出猪头及四肢,寥寥数刀,概括传神。
值得一提的是,双乳山汉墓还出土了马车5辆,其中大车3辆,冥器小车2辆。5辆车共出土各类铜、铁实用车马器和车马冥器1734件,大部分为铜质鎏金和纹饰精美的错金银器。其中的四件错金银铜环,极为重要和美观,上面有云雷纹、山川纹饰,还有天狗吃月亮的神话故事图案和奔鹿、猛虎、猴子、鸽子、大雁、仙鹤、野兔等飞禽走兽的动物造型,图案构图简洁明快,造型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嵌工精细、线条流畅,金、银、铜三色对比鲜明,再现了西汉时期超前的现实审美思想和高超的工艺。面对这些精美的文物,不由使人遥想当年,墓主人生前香车宝马、朱轮华毂的奢华生活。
[b]墓主人身世神秘——[/b]
[b] 济北国国王刘宽因乱伦自杀[/b]
崔大庸说,双乳山汉墓中的葬具使用了二重椁、三重棺,共计五重棺椁。据汉书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在古代丧葬制度中,棺椁数量的不同标志着墓主人社会地位的等级,双乳山汉墓的五重棺椁,说明墓主人应该属于诸侯王级别。
不过,虽然该墓已确凿无疑是王陵级别的墓,但墓中也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迹象:首先是墓中的5件玉璧,玉质一般,在器物表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雕琢和加工的痕迹,未经抛光处理,显得草率简陋;而且整个墓葬虽然气势恢宏,但依然有草率的迹象。
这所有一切的谜团,只能等确定墓主人身份之后才能解开。崔大庸说,根据历史记载,双乳山汉墓的位置应该是在济北国境内,在长清城区南约7公里的卢城洼应该是汉代济北国的国都,而双乳山汉墓就在卢城洼南约 5公里处。据此判断,墓主人应该是济北国国王。
济北国自公元前178年始封至公元前87年国除,前后共有5位国王。双乳山汉墓中发现的20枚西汉五铢钱,为确定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使用五铢钱,那么墓主人入葬时间肯定是在元狩五年之后。而死于这个时期的5位济北国国王中,只有刘宽一人,可见墓主人是刘宽。而墓中未见金缕玉衣和表现礼制的玉器装饰品,与汉代诸侯王正常死亡的埋葬制度不相符,其中原因,也正跟刘宽的非正常死亡有关。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刘宽继位成为济北国国王。后来,因为“与父王后光、姬孝儿奸,悖人伦,又祠祭祝诅上”而负罪自杀。也就是说,刘宽在位时因为乱伦,又犯有在祭祀时诅咒天子等罪行,在公元前87年被汉昭帝派人查办,在逮捕其进京时,刘宽因畏罪自刎而亡,济北国也因之撤除。
崔大庸认为,这一历史事件,在出土文物中也得到了印证:墓葬中出土的部分玉器,加工粗糙,似乎是为了赶时间而做的,这可能与刘宽的非正常死亡有关;另外,墓葬中虽然随葬有大量金饼和精致的玉覆面,但并没有像其他诸侯王墓中所见那么多精致文物,也可能与刘宽的草草入葬有关。
尽管刘宽的随葬品有点“寒酸”,但他毕竟是一位王爷,所以他的陵墓与其他诸侯王的陵墓一样,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他生前所乘坐的马车也相当豪华,这些都与他生前的身份相称,“汉代的王侯,一般从继位起就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刘宽可能也是这样做的,他当然没想到自己会死得这么早,所以金缕玉衣之类的随葬品还没来得及准备,而这,也正是我们所看到的双乳山汉墓的发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