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呼吁创作更多名人雕塑:济南渴望"艺术之眼"(
山东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胡希佳,曾创作了“孔子范本像”,山东大学“成仿吾像”、“华岗像”,孔繁森纪念馆“孔繁森像”以及“范仲淹像”、“鲁班像”和“季羡林先生像”等。他认为,目前济南的城市雕塑整体上不理想。因为城市雕塑对有关部门来说,是贴金的事,而且可贴可不贴,贴好了会获得政绩和肯定,贴坏了就会让各方不满,加之济南是省会,所以做这样的事顾虑会更多,致使济南缺少真正的城市雕塑。济南的雕塑不是多,而是太少了,增加一二百件也不多。
胡希佳说,很多雕塑工作者曾长期呼吁,在重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中,应把城市雕塑也列于其中。这种先立项后建设的做法,也是国际惯例。具体到人物雕塑上,不光济南,全国很多城市都做得不很好。原因就是人物雕塑是个“难点”,而从事人物雕塑的雕塑家也少,所以一般人不敢做,而要做好更难。所以,对济南来说,应该由政府主导,遵循雕塑艺术的创作规律,把创作权交给雕塑家,这样才能保证创作出高水平的城市人物雕塑,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艺术内涵。胡希佳说,其实名人雕塑只是一个点,可以与济南历史文化的多种元素相组合,从而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城市雕塑。这样的话,济南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可让自己的“外貌”丰富起来,品位提升起来。
济南究竟该如何让城市雕塑的数量与艺术水平在近期内有大幅提升,这是一个棘手和紧迫的问题。对此,山东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友生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李友生教授曾创作过威海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主体雕塑及序厅人物雕塑、“丁汝昌纪念像”、日本热向市铜雕“孔子”、和歌山市大型玉雕“孔子”等著名作品。此外还有济南泉城广场历史文化名人塑像、以及济南泉城路超级写实系列雕塑等等。其中,位于芙蓉街南口的“老残听曲”雕塑,现在这件雕塑几乎成为泉城路和芙蓉街的代表性雕塑。
李友生教授说,我国的城市雕塑与欧洲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欧洲,具有独立意义的城市雕塑大量涌现,而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城市雕塑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十大建筑雕塑可以作为代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真正兴起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雕塑家并不十分了解室外雕塑,只是把室内用雕塑搬到室外,作品过于细腻、琐碎、写实,与室外的广阔空间很不协调。城市雕塑要体现环境的人文精神,造型要与周围环境相称,就目前全国情况看,山东处于中等状态。而在省内,济南的城市雕塑数量太少,质量也不突出,还不如青岛、烟台和威海。
李友生认为,济南应根据城市现有格局,做一个阶段性的规划,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作为城市雕塑的重点。但也要注意,历史文化名人雕塑不适宜到处搞,要与环境相协调。雕塑家创作要有创新意识,现在看泉城广场的人物雕塑,手法有点保守,思路也太拘泥,有不少缺憾。城市名人雕塑应该有突破,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甚至是抽象的,这样才能把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表现得与时代相融合。
具体到雕塑形式问题,李友生教授说:“现在搞城市人物雕塑,不一定非要全身像,头胸像、半身像或浮雕都可以,材料可能还是会集中在石头和铜两种,但是铁、陶也都很适合,能表现出历史沧桑感,而且也可使雕塑的形态更丰富。体量上要看周围环境而定,如大舜,就可以放得很大。而大多数可做得与真人差不多大小,这样可以让市民有更为真切的感受,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可以产生亲近感,减少压迫感。”
由两位雕塑家的意见可以了解,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风采和神韵,也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对提高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美化城市环境、升华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济南树立以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的雕塑群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那么,济南哪些历史文化名人可以被艺术化地矗立在我们身边呢?
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很多,与济南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更多,其中有很多都可以被雕塑成像,供人瞻仰。还有近现代和当代的一些名人,只要是为济南做出过贡献,能体现济南精神的人物都可以塑像
济南市社科院副院长张华松研究员对济南历史及人物做过特别研究。他认为,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太多了,而与济南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更多,其中有很多都可以被塑像,供人瞻仰。第一个就是大舜,这是济南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也是分量最重的一位,所以可以根据他在济南的传说,结合舜井街的改造,在舜井这个地方修建小型广场,将其塑像立于其中,体量可稍大,显得壮观一点,体现出这位名人的历史地位。其次,就是扁鹊,而其与济南的关系也基本确定,所以完全可以将其列入重点候选对象。
说起历史文化名人,张华松如数家珍。“邹衍是必须要塑的,他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思想家,和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于世的汉代学者伏生一样,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地位,虽然很多人不熟悉,但还是应该把他们作为重点,让全社会多了解一些。再往后,是终军,这位请缨出使南越、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汉代外交家和仲宫有关系,可以考虑在那里树立他的塑像。房玄龄是唐朝开国功臣、一代名相,还有唐朝开国功臣秦琼。这两位都在济南有遗迹,所以可以考虑将其塑像放在遗迹内,和环境结合紧密。李清照和辛弃疾就不用说了,是需要大树的人物,现在虽然也有塑像,但体量和艺术水平都不够,需要有高艺术水准的新塑像,才能与之相称。还有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边贡,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明代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明万历年间文学为一时之冠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王士祯,《四库全书》主要编纂人、我国公共图书馆首倡者周永年,清代古文献学家、《玉函山房辑佚书》纂辑人马国翰等,都是应该有塑像的,这些人不只是济南的名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另外,张华松认为,不光这些济南籍的历史文化名人需要塑像,很多和济南有关的也应有一席之地。比如曹操,其事业就是在济南起步的,而且其子曹植的墓就在东阿,可以考虑把他们父子放在一起,创作出一尊别具一格的雕塑。还有李白和杜甫,都在济南游历过,而且留有著名诗篇。李白的塑像可以考虑放在华山风景区内,因为他的《古风》中的第20篇中写道:“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再往后的像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曾巩和苏辙,也都在济南留下过足迹,我们应该为他们塑像。特别是元代的赵孟頫,对于济南的宣传他是最早的也是功绩最大的,他的《鹊华秋色图》是一幅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所以如何结合这幅作品,将其与赵孟頫的塑像结合得天衣无缝而且还有趣味,是雕塑家们应该仔细考虑的。包括最有传奇性的丁宝桢杀安德海的故事,如果能用雕塑表现出来,相信将成为济南一景。
张华松说,城市人物雕塑要与地域环境和旅游业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人物雕塑的人文气息散发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和每个市民心中,“很多名人的雕塑可安放在其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也可以在故居或附近,可采取多种形式,尽量让这种艺术氛围充满济南的大街小巷,让人们的心灵随时为之震撼,成为一种传之后世的景观。”
那么近现代的济南历史文化名人又有哪些呢?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林吉玲教授是近现代历史研究专家,她认为,和济南有关的近现代文化名人非常多,很多人都值得纪念,像王尽美、邓恩铭等属于政治人物,而济南近代史上的教育界和工商界名人是比较有特色的,像王献唐、鞠思敏、孟洛川、苗海南等都是闻名全国、影响全国的人物。而当代的像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郑凤荣、中国第一位女电视主持人沈力等不也都值得为他们塑像吗?还有现当代的学术大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明星,老舍、季羡林、方荣翔、于希宁、魏鹤龄、项堃、巩俐等,只要是为济南做出过贡献、能体现济南精神、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都可以被塑像。在这方面我们要把眼光放远,思想要开放,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少留遗憾,把济南的文化内涵最为充分地展现出来,这实在是一件彰显当代政府、领导、艺术家和全社会等各方智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应先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哪些人可以塑像,位置放在哪里,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调查论证过程,但时间不宜过长,而在雕塑创作者的选择上,完全可以公开向全国甚至全球招标
搞好城市人物雕塑,最需要注意的是雕塑的艺术性问题。对此,李友生教授认为,应先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哪些人可以塑像,位置在哪,但论证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距离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召开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在雕塑创作者的选择上,完全可以公开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招标,一定要把最优秀的方案和创作者请进来,坚决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而这个招标和创作的过程,也是最好的宣传济南、宣传济南将举办的中国艺术节的过程。
现代城市雕塑虽然从建筑装饰雕塑发展而来,但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应该按照雕塑艺术的规律进行设计和制作。城市雕塑,尤其是人物雕塑应该作为城市的“眼”,使城市“亮”起来,在众多城市中显示出别样的风格来,使居住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归属,从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人群。济南目前正需要这样的“眼”让自己“亮”起来,让自己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到来之际,显示出一种新鲜而具有文化内涵的风采。但是,这种“文化动作”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应当避免按“权”和“钱”的意志去模仿抄袭,以免生产出的雕塑艺术品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虽然城市雕塑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但它常常由部分有决定权的部门或人员来拍板,让一种非艺术意志主宰雕塑作品的设计,雕塑家自身的艺术特点无法体现,雕塑作品也就难以具有其独到的艺术性。将城市雕塑当成一项一般的工程来做,以至于让外行或投资方指挥内行,让雕塑家变成被动执行的“工匠”,雕塑家无法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思维,作品自然也就难免成为一件“行活”,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了。
记者接触到的专家和很多市民都对名人雕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济南应该大力发展城市雕塑,尤其是济南名人雕塑,这是为历史负责的大事。将一座座雕塑符号化为济南的象征或文化标志,需要时间的淘洗和验证。这个时间人们无法知道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希望,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济南举办为契机,济南名人雕塑在不久的将来能大量走进我们的视野,走进我们的生活,与泉城市民一起共呼吸,成为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