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非遗人”的闹市与静巷:因生存而焦虑 因情怀而坚守
杨峰现在经历着的,济南油旋制作技艺传承人卢利华,早在5年前就经历过。
自2012年离开干了8年的大观园店之后,卢利华就走上了“搬家之路”:从大观园到泉城广场,到经十一路小吃城,到泰府广场,再到现在的宽厚里。5年间,卢利华搬家4次。直到2017年10月1日,进驻宽厚里。
在不停搬家的这几年,卢利华曾多次想进驻芙蓉街。现在,卢利华说自己“彻底死心了”。
卢利华不曾进入芙蓉街,虽口称“死心”,实则“遗憾”。她说,找地方时,房租很高,却很抢手。一家店搬出,另一家店立马入住装修,空置时间不会超过一天。
踏进卢利华现在的油旋店,对面墙上,一面幌子映入眼帘,黄字写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春美斋油旋”字样。左手边的透明玻璃展示柜里,摆放了3种油旋,上面标着:葱油油旋,黄油油旋,肉松油旋。
三十多平米的店铺里,摆放了3张长条桌子,最多可容纳12人。桌子旁边的墙上,则挂着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油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人的证书。
“别叫老板,喊老师儿吧”
回忆起过去,杨峰和卢利华都很感慨。谈起坚守,两人又义无反顾。
在收拾箱子的间隙,杨峰看着门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很是感慨。他在芙蓉街待了11年,对这片土地这条街的感情很深,创作的兔子王,也都带有济南特色。成为兔子王非遗传承人后,他一直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得先生存才能传承,但是现在,很无奈也很悲哀。”
“但还得做下去!”说完,搬起一个箱子向外走。
11年间,虽然店里一直在做零售,也有着固定的老顾客,但杨峰从不觉得自己是个生意人。偶有上门的顾客喊他老板,他都会接上一句:“不要喊老板,还是喊老师儿吧,济南人都喊老师儿。”
51岁的卢利华1982年进入“聚丰德”,师从油旋大师苏将林,2003年,卢利华创办“弘春美斋”油旋品牌。2006年,“弘春美斋”油旋成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卢利华看看眼前的面团说,济南做油旋的不只有自己,但是坚持近40年做油旋的,只有自己一人。身边有人觉得她傻,挣不了几个钱还要往里搭钱,“卖个臭豆腐卖个什么轰炸大鱿鱼,说不定很快就能回本了,但是我不想,我要再不坚持的话,说不定过几年咱们这个有济南符号的美食就没有了。”
非遗在闹市里的“方位”
杨峰在芙蓉街上的这个门面房,房租从刚开始的每年两万四,到现在的每年三十万。
真正让杨峰下定决心搬离的,不只是高昂的房租。他觉得,芙蓉街已经不再适合他。11年间,他眼看着最初跟自己一起在芙蓉街开店的手工艺人们一个一个相继离开,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小吃店和饮品店。
5月23日,到宽厚里去找卢利华,费了一番周折。按照卢利华给的定位寻找她的店面,绕了好几圈。
卢利华笑言已经习惯了,很多老顾客来寻她,不转上个两三圈是找不到的。新店位于宽厚里最繁华的玻璃小广场西侧的内街里,如果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这条被定义为宽厚里美食街的内街里,只有4家开着门的店面。剩下的,或是在装修或是在招商。
卢利华形容自己所处这条街是“外街人流如织,内街空旷无人”。开业半年,卢利华的店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只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买走了1个4块钱的油旋。卢利华说周一到周五,半个自己在店里就够用了,只有在周末的时候,人才会多一点。一天卖十五六块钱很正常,最少时,一天卖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