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菜,何时飞入百姓家?
农药残留、化肥超标,几乎成为国人食用新鲜蔬菜时,最为担心、最为无奈的事情。是否,离开了农药和化肥,菜农就不会种菜了?答案是否定的。近日,记者来到泰安肥城,对这里蓬勃发展的有机蔬菜产业进行采访,发现我们的菜农早就种出了安全的蔬菜。
只是,这些蔬菜以出口为主,在国内市场供应少、流通难,造成菜价居高不下,难以普及到“寻常百姓家”。
(标题)售价高,成本并不高
10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济南西郊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在普通交易大棚下的蔬菜价格,普遍比有机蔬菜便宜许多。比如,普通韭菜每斤1.5元,有机韭菜则每斤6元。普通西兰花2.9元一斤,有机西兰花则要7块多。
记者发现,有机蔬菜的价格高是高,但是抢手。在销售高档蔬菜的“畅青园”门店里,“马家沟芹菜”一箱(4斤)最少卖16元,“一级”产品卖45元。负责人李女士说:“马家沟芹菜今天已经卖完,想买就预订,明天给你留着。”随后,她又推荐寿光的“桂河牌芹菜”,一斤装的芹菜,售价8块钱。她说:“这个也行,一点渣儿也没有,绝对放心。”
一位销售高端蔬菜的女士,小声向记者透露:“我这里的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都是济南蔬菜局和生产基地直接供应的。他们那些普通蔬菜,也号称‘无公害’,可是真假就不知道了。”济南金智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占坡说,这也正是普通消费者所担心的事情,有些市场对于进场销售蔬菜的检验检测,并不那么令人放心。他说:“如果大家吃菜都改成有机的,那又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普通百姓怕是‘无福消受’!”。
另一日,记者来到泰安肥城边院镇济河堂村,发现有机菜的种植成本并不高,甚至比普通蔬菜还要低。济河堂村号称“中国有机蔬菜第一村”,村支书王立军透露,有机菜不用农药,不撒化肥,不搭大棚,总体成本和普通菜差不多。同时,他们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常年使用有机肥料,使得土地地力更加肥沃,所以有机菜的产量往往比普通蔬菜还要高.
(标题)老模式,须改变
记者发现,有机菜的市场价格之所以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国内供应比较少,流通渠道不够畅通。待这些障碍消除之后,有机菜肯定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仅肥城一个边院镇,有机蔬菜的种植就超过了4万亩。附近安驾庄镇安驾庄村,一个村就有1000亩的种植规模,灌溉都已实用现代化的自动设施,劳动强度并不很大。在济河堂村,有机菜规模超过1500亩,每年都以300亩左右的速度增加。王立军说,他们今年光芦笋就增加了200亩。
遗憾的是,如此可观的种植面积,不是为国内消费者准备的,大多数属于“订单蔬菜”,国外市场要什么,他们就种什么,产品收获之后,一律经过简单加工,然后冷冻出口。这种不为国内市场服务的有机菜种植,其实是在“企业+农户”的模式下进行的。这种在有机菜发展初期,在出口导向时期,为农民增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模式,如今也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
说起来,有机菜产业发展这么好,还真多亏了“企业+农户”模式。就济河堂村来说,他们把“济河堂”注册成了有机菜的商标,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他们还获得了国家环保局,以及日本、欧盟、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等多种认证,每一种认证都需要3到5万元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企业”出的。这种模式下,农民不用考虑销售问题,收购价格在种菜之初就已定下,收益也比较稳定。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步伐逐渐减慢。主要原因,是不适应快速庞大起来的国内市场。10月中下旬,正是济河堂村收获西兰花的时候,他们预计收获1000多吨,仅有300吨销售国内。国内价格比国际价格还要高,菜农收益不能最大化。现在西兰花的国内收购价2块多钱,进了超市价格更高。可是,村民执行合同,给企业的交售价,只有8毛多钱。
在此模式之下,国家对高端蔬菜产业的扶持政策,效力有限。“好处”都让“企业”拿去,“农户”几乎没有任何受益。记者了解,“企业+农户”模式中,“企业”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简单加工和出口销售,固然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可是,“农户”多为生产基地,也需要打井修渠,添置杀虫设施,也离不开政府帮助。一位村民说:“国家扶持‘一头沉’,我们没得到啥好处。”
(标题)流通难,盼破解
“我们正在探讨开发国内市场,撇开‘订单种植’!”在肥城某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越来越看好国内市场,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安全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必然是大势所趋。不过靠村民的力量还不够,他们从东北、内蒙等地引进了投资商,合作兴建2000吨的恒温保鲜库,开始了对国内市场的探索。
不过,他们面临的问题也还不少。肥城边院镇有机蔬菜业内人士,给记者一一分析。首先,国内市场不同于国际市场,不习惯吃冷冻菜,热衷吃新鲜蔬菜,这对于储存、运输都有要求。第二,作为高端蔬菜,少不了要进军城市超市,可是目前比较单一的种植品种,无法对接超市的多品种需求。第三,有机蔬菜都是应季蔬菜,没有反季节蔬菜,也就是说,无法保证一年四季都能供应。特别是冬天、春天,地里不产菜了,如何供应国内市场?
所有的道路,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在肥城,记者发现了寿光蔬菜商的踪迹,他们往返于各个蔬菜基地,收购西兰花、韭菜等几乎所有的品种。一位拉菜车驾驶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肥城收购了有机菜后,先是拉到寿光的公司,在那里进行“配菜”。比如,茄子、辣椒、土豆、韭菜、西兰花、黄瓜,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寿光,然后以小包装的形式,装配到一个个纸箱里,最后送到城市消费者手中。
显然,有机菜还是以一种“高档菜”的面目,以一种“高价格”、“高成本”的方式,出现在国内消费者面前。“寿光配菜”的模式,固然解决了有机菜在国内如何流通的问题,但是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我们可以坚信,随着国内需求的日益旺盛,市场肯定会逐步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政府也肯定会想办法,给大家一个安全放心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