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口无遮拦:39岁折腾养“王八” 后搞出千亿买卖
来源:硕士博士圈
作者:李清风
他是人们口中百亿隐形富豪,他是农夫山泉、养生堂背后低调孤傲的浙江商人,他是中国企业家中最会“玩广告”的卖水大鳄,他叫钟睒睒,一个沉寂在富豪榜隐秘地带的创业者。
钟睒睒资料图
1954年,钟睒睒出生在浙江杭州,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上小学五年级时,钟睒睒的父母被打成右派,一家人下放到了老家绍兴,他的学业也因此被迫中断。辍学后,12岁的钟睒睒去了绍兴的一家工厂做泥瓦匠,每天起早贪黑和泥、糊墙,这泥瓦匠的活他一干就是十年,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看起来像个中年大叔。
直到1977年恢复了高考之后,23岁的钟睒睒跟着家人重新回到杭州。当时妹妹钟晓晓正准备复习迎战高考,没想到的是,小学都没毕业的钟睒睒也找到父母:“我也要参加高考!”父母摇头苦笑,心情可以理解,可他连最基本的代数知识都不懂,英文字母也认不全,拿什么考大学?妹妹虽说基础也不扎实,最起码上了高中啊!
可是钟睒睒偏偏不信邪,开始跟着妹妹没日没夜地学起来。高考前八个月,他天不亮就起床,披着一件军绿色的旧大衣,手里拿着一杯热茶,脚踩着一双破洞棉鞋,在院子里大声朗读英语,从最基础的ABC字母开始学起。白天整日在屋子里做数理化,遇到不会的就一个劲地问妹妹,晚上就着煤油灯一直学到后半夜。
就那样,1978年7月20日,小学还没毕业的钟睒睒也加入了高考大军,最后妹妹顺利考上了大学,钟睒睒自然成了炮灰,不过他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满意:离分数线只差20分,就是英语才考了十几分,拖了后腿。第二年钟睒睒又走进了考场,可惜依旧差了20分,“罗马帝国不是一天建成的”,钟睒睒最后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去了电大。
电大毕业后,钟睒睒辗转反侧,终于在《浙江日报》谋得一个职位:在农村部做记者。在报社的5年里,钟睒睒跑遍了浙江八十多个县市,采访过500多位企业家,甚至后来好几个创业的合作伙伴都是他在那段时间相识的。
1988年,国家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全国掀起了一阵海南淘金热,当时《浙江日报》的三个版面都在大肆报道,搞的得钟睒睒心里痒痒,他决定停薪留职,加入南下大潮。
钟睒睒资料图
刚到海南,钟睒睒准备筹建中国第一份私营报纸,名字都想好了,叫《太平洋邮报》,寓意为面朝南海怀抱大洋。但是跑了四五个月,钟睒睒发现,即使是在国内最开放的经济特区,搞私营报纸只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最后他放弃了!“来都来了,不能什么都没干成就灰溜溜回去啊。”因为在农业部做过记者,钟睒睒看准了一个农业项目:在琼海种蘑菇。
但是,海南早晚都很湿润,偏偏中午特别干燥,“蘑菇的嫩尖刚抽出来,一个中午就马上干枯。”种下去的蘑菇,根本无法存活。搞了三个月,钟睒睒最后赔了几万块钱了事。此后钟睒睒尝试过其它生意,今天靠府城卖窗帘积累了几万块钱,明天又在万泉河养对虾赔了,反正来来回回就没有挣到什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