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89岁
作者: 于潇潇
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这样一位以福利院为家的“三无”老人,却做出了一件惊人之举――捐献遗体,回报社会。他叫路世杰,19日凌晨1点多,他在睡梦中离开人世,终年89岁。按照他生前的意愿,他的眼角膜和遗体被捐献出来,用于治病和科研。路世杰是济南社会福利院自1948年建院以来第一位申请捐献遗体(眼角膜)的“三无”老人。
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医护科科长陈金兰介绍,18日白天,护理人员还给老人打了吊针,到了夜里,护理人员发现老人处于昏迷状态,喊也喊不醒。凌晨1点多,确认老人离世。今天上午8点50分,遗体接收单位齐鲁医院的工作人员将老人的遗体从社会福利院接走。据医院方面介绍,老人的遗体和眼角膜院方将妥善处置,尽快找到合适的受益人,尽早让老人回报社会的遗愿实现。
去年7月25日,记者在济南市福利院第一次见到了路世杰老人,当天,他签下了遗体捐献承诺书。老人当时曾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受过不少苦,当过兵、拉过车,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还当过群众演员。但是由于无儿无女,也没有固定工作,身体又不好,只能蜗居在天桥区一处小区里,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2009年3月,他住进了济南市福利院。
据陈金兰回忆,老人刚住进福利院时,身体虚弱、衣服破旧,入院检查时发现他有高血压和因脑血栓留下的瘫痪,所以老人入院后一直是全卧床。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状况比刚入院时好转了许多,精神面貌也好了不少。“住了一段时间,路老突然提出要捐献自己的遗体。”陈金兰说,听到这话他特别感动,自己在福利院工作2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老人主动要捐献遗体。
路世杰曾告诉记者,自己在福利院被照顾得很好,也没有什么能够回报党、回报国家,希望年轻人换上自己的“零件”之后,能够好好活。
目前,济南市能够有资格接收捐献遗体的医疗单位有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科研院校则有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而有资格接收捐献眼角膜的医疗单位有山大齐鲁医院和山东省眼科医院。齐鲁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器官不能用于临床救治,但角膜还有可能造福需要光明的人,不过还要眼科专家进一步判断能否使用。“高龄人员捐献的遗体,一般会被用于教学、科研。”这名工作人员说。
据悉,自2003年《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颁布以来,全省已有4598名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报名,实现捐献541例。济南市登记遗体志愿者有1492人,实现捐献150例。山东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称,受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遗体捐献还存在一些阻力。据介绍,有的老人从红十字会领了申请表,但回家跟子女一说,遭到反对后,这表就“有去无回”了,反悔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