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救技能缺失 逃生教育需补实践课
齐鲁晚报
12日是“5·12汶川地震”4周年,也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记者调查发现,省城中小学生对于不少安全教育知识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在灾难中自救能力缺乏,甚至部分学校已经停上安全教育课。
5月13日,纪念5·12青少年灾难求生挑战赛在山青世界落幕,记者发现,省城各参赛队的包扎、扎筏、野外露营等自救技能存有不足。在扎筏漂流比赛环节,一支参赛队的竹筏由于救生圈捆绑不当,明显出现不平衡,在漂流中难以掌控方向。
王晓伟连续负责了四届青少年灾难求生大赛,不少青少年的表现让其很担忧。“挑战赛就是检验青少年灾难自救能力的试金石,山东省代表队和港澳代表队还有差距,他们都有自己的户外装备,经常参加徒步、攀岩等此类活动,野外生存能力很强。”她说,不少青少年不识地图、不会用指北针,去年由于下雨,参赛的部分队员拿着指北针和地图竟然迷路了。
“6米攀岩才爬到两米就放弃了,站军姿三五分钟就倒了,摔了一跤就骨折了,一摔就磕掉了门牙,这不是讲笑话,而是中小学生户外拓展训练中真实发生的事情。”王晓伟对记者说,每年山青世界都会培训2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每年都会发生两三起因摔了一下就骨折的事情,他们平时缺少锻炼,对于野外求生技能一点不了解。
“很多学校安全教育课还是停留在兴趣或者课外活动补充部分,对于灾难自救很少涉及,而且都是缺少实践。”王晓伟介绍说,像野外发生意外摔倒后自救都讲究技巧,对于防灾减灾的教育更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实青少年只要参加几次野外拓展训练,许多意志力和自救技能通过体验教育就能掌握。
灾难来临,你会自救吗?实际上,许多学生对逃生基本知识根本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对灾害发生时往哪里逃、怎样进行自救互救更是了解甚少。
日本的学校在防灾教育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体验式。为此,专家建议,灾难自护自救教育应像体育课一样列入中小学校考试、考核的范畴,增强防范与逃生技能,以避免出现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种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会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