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救技能缺失 逃生教育需补实践课
齐鲁晚报
12日是“5·12汶川地震”4周年,也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记者调查发现,省城中小学生对于不少安全教育知识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在灾难中自救能力缺乏,甚至部分学校已经停上安全教育课。
5月13日,纪念5·12青少年灾难求生挑战赛在山青世界落幕,记者发现,省城各参赛队的包扎、扎筏、野外露营等自救技能存有不足。在扎筏漂流比赛环节,一支参赛队的竹筏由于救生圈捆绑不当,明显出现不平衡,在漂流中难以掌控方向。
王晓伟连续负责了四届青少年灾难求生大赛,不少青少年的表现让其很担忧。“挑战赛就是检验青少年灾难自救能力的试金石,山东省代表队和港澳代表队还有差距,他们都有自己的户外装备,经常参加徒步、攀岩等此类活动,野外生存能力很强。”她说,不少青少年不识地图、不会用指北针,去年由于下雨,参赛的部分队员拿着指北针和地图竟然迷路了。
“6米攀岩才爬到两米就放弃了,站军姿三五分钟就倒了,摔了一跤就骨折了,一摔就磕掉了门牙,这不是讲笑话,而是中小学生户外拓展训练中真实发生的事情。”王晓伟对记者说,每年山青世界都会培训2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每年都会发生两三起因摔了一下就骨折的事情,他们平时缺少锻炼,对于野外求生技能一点不了解。
“很多学校安全教育课还是停留在兴趣或者课外活动补充部分,对于灾难自救很少涉及,而且都是缺少实践。”王晓伟介绍说,像野外发生意外摔倒后自救都讲究技巧,对于防灾减灾的教育更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实青少年只要参加几次野外拓展训练,许多意志力和自救技能通过体验教育就能掌握。
灾难来临,你会自救吗?实际上,许多学生对逃生基本知识根本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对灾害发生时往哪里逃、怎样进行自救互救更是了解甚少。
日本的学校在防灾教育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体验式。为此,专家建议,灾难自护自救教育应像体育课一样列入中小学校考试、考核的范畴,增强防范与逃生技能,以避免出现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种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会终身受用。 濠电偞鍨堕幐鎼佀囬柆宥呮槬鐎广儱顦粈鍌炴倵閿濆骸浜濋柣鎺戞健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闂備胶枪缁绘劙鎮ч幘姹団偓鍌烆敃閿曗偓缁€鍡涙煥閻曞倹瀚�闂備焦瀵х粙鎴﹀嫉椤掑倻鐜婚柟閭﹀枓閸嬫挾鎲撮崟顓犵暤闂侀潧娲らˇ鐢稿箖椤曗偓椤㈡洟顢楅崒婊庢Х濠电偛鐡ㄧ划鐘诲礂濞戞氨绠旈柕蹇嬪€曢悿顕€鏌涢埄鍐炬畼闁告ɑ妫冮弻銊モ槈濡粯鎷遍柣搴㈡皑閸嬫挸顕ラ崟顐僵妞ゆ帒顦伴埢鍏肩箾閹寸偞灏ㄩ柛瀣尵缁辨捇宕橀埡浣轰桓婵犫拃宥咁洭濞存粍鎮傞弫鎾绘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