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邢珍:扎根教育净土,践行永不更改的誓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早晨六点多从家出发,直到晚上九点多到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在班级管理中,她一直秉承自己心中的“善”的执念,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创建班级“善”文化,将“教会学生做人”置于首位。
邢珍有自己独特的班级管理体系,那就是“初一凝聚——初二放权——初三分流”,用集体荣誉感和强大的正能量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力,邢珍所带领的班集体团结友善、善思善学,充盈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邢珍的爱心是满满的。学生们都喜欢称她为“邢妈”、“老邢”。班里有一位同学叫小宇,腿伤休学一年来到这个班,初来乍到,不适应新环境,表现出难于相处、爱发脾气诸多问题。“如何融入班集体”、“跟谁同桌最合适”、“怎样改变这种恃宠而骄的性格”,这些问题成为这位班主任关注的焦点。
她一方面帮小宇选择合适的同桌,一方面又悄悄叮嘱同桌、小组成员以及宿舍内的每位成员,怎样更好的跟小宇交流,颇费了一番心思,很快小宇找到了班级的归属感,性格渐渐活泼起来。因为曾经的腿伤小宇心里一直有阴影,不敢参加体育锻炼,刑珍鼓励他要勇敢,另一方面每逢课间操时,就陪着小宇在校园里练习快走,一个月下来,小宇的体质增强了不少。
邢珍经常说:孩子虽是我们的学生之一,却是家庭的整个希望,咱们做的是良心活!真心对待每一位孩子,为一个家庭负责,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具有的!
[b]革故鼎新,做好教研团队的掌舵手[/b]
记得实验学校新建时,整个学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如果明年考“砸”了,整个学校就会陷入发展困境,家长怎么看?老百姓怎么讲?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本是无需担心这些“高、大、上“的问题的,但她不这么认为,她说“我不会左右潮流,更没有力挽狂澜的本领,但是我是实验学校的一份子,‘一荣俱荣,一焚俱焚’的道理我懂得”。
也正因如此,邢珍带领实验学校语文组这个大团队大胆改革,锐意进取。这几年,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硕果累累:学历案的全新改版、作文教学的新策略、《拓展课程》的编写、“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新机制”的实施……教学成果有目共睹。
“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一名教研组长,培养年轻教师更是义不容辞。2015年,学校将分配来的四位大学生托付给了她,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她们自然是不乏众多教学疑惑。这一年,邢珍可谓是摸爬滚打过来的,这期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那一年,听课本足足写了三大本,密密麻麻、圈圈点点记录了对这些新教师的指导过程,写教案、上课、批作业,甚至连找学生谈话的技巧她都面面相授,毫无保留,办公室里经常看到她跟年轻教师耐心辅导的身影,用焦玉峰主任的话说:“这些年轻的老师遇到你,那是她们的福分哪!”现在,杨朝霞、马叶静、张珍珍、张桂枝四位老师已经分别在不同的学校成为教坛新秀。
张桂芝这样回顾自己的这段经历:“这一年我的学习收获将会使我少走十年的弯路。”杨朝霞在总结中写道:“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傅邢老师,她无愧于一个‘师傅’的称号,在各个方面给我的教益是无法估量的。从她身上我学到的最珍贵的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遇困难绝不逃避的精气神。”
[b]风雨同舟,父母之恩铭记心间[/b]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邢珍照顾80岁的公公已经长达五年之久,她下班回家要帮老人整理生活起居,要陪老人聊天解闷,祖孙三代人相处和谐,其乐融融。夫妻双方的四位老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话来,父母叮嘱常说的话就是:“好好上班教学,别耽误了人家的孩子”。
这两年,邢珍的父亲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分别在省立医院和县医院接连两次住院治疗。作为女儿,不能不尽孝,作为老师,不能不工作,作为学校的一员,不能给学校增添麻烦。她将老人在医院尽快安排好后,一直坚持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医院陪护与备课,匆匆忙忙辗转于学校、医院和家庭之间长达半月之久,这其中的疲惫是无法述说的,但是她坚决做到不把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不因私事影响工作。
邢珍这样说:“我这个人其实很简单,好好工作,好好待人,好好过日子!”的确,她就是这么普通的一个人,对工作挚爱,对他人真诚,心中秉承着这份“善”的执念,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认真践行着自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