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家长陪读:中年夫妻掀分居新高潮
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樊未晨
陪读成了许多中年夫妻的选择(图片来源:CFP)
李先生前些日子才从郑州回到北京的家,结束了一个多月的送女儿上大学+陪读的生活。作为一名“新晋”大学生的老爸,高大健硕的李先生回京以后出现了如下症状:敏感脆弱,看到大街上走过的父女就闪泪花;时常发呆,无论居家还是会友总是心不在焉;手机寸步不离,总盼着接到女儿的电话,但是电话真的来了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吃得怎样、睡得好不好”问了一遍又一遍……而已经展翅高飞的孩子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并不领情,甚至有些厌烦。
北京女孩闻冉今年考进了本市一所大学,学校和家都在海淀区,相隔不远。但是,从9月开学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闻冉没回过一次家。“我爸妈一星期几乎能来三四次,烦!躲都没地方躲!”
在经历了备战高考的紧张、填报志愿的纠结、功成一役的兴奋、入学报到的忙乱后,大一新生和他们的家庭已经进入了平静期,但在这平静背后,一些家庭教育中的深层问题和矛盾渐渐浮现。
一场“亲情拉锯战”正在60、70后父母与95后孩子之间展开:小时候,孩子黏着父母,而父母渴望自由;长大了,父母黏着孩子,而孩子却急着独立。很多刚刚把孩子送进大学的父母,都自称是“空巢老人”,尽管他们只有四五十岁。人们常用“断奶”来比喻孩子的独立,但当孩子真的长大了、要独立了,一些家长反倒无法适应,甚至感到痛苦失落。
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孩子上大学夫妻分居
李先生说,自己的“空巢”症状比妻子来得要晚一些。
夫妇二人都是大学毕业,妻子杨女士读的还是师范院校,二人对女儿思锐的教育格外重视,但凡是女儿的事情,哪怕再小也要当成头等大事。思锐高三这一年,从心理到生理,杨女士对女儿的照顾是无微不至,一心想让女儿考上一所好大学,之后的人生路能走得更顺利。
当得知女儿已被外地一所高校录取后,之前所有心思都在女儿成绩上的杨女士,忽然间意识到女儿要离开自己了。杨女士疯了一样地托关系找人,希望能由北京的高校录取女儿,哪怕学校档次低点都没关系。
当然,这些努力都是徒劳的。
放心不下女儿的夫妇二人,决定先让工作比较自由的丈夫去陪读一段时间,即便这样,女儿离家那天,杨女士一天都没有吃饭,“我觉得我的人生仿佛昨天还在青春期,怎么一下子就来到了空巢期,心里完全空了”。
就在杨女士为女儿的飞走而悲伤时,胡女士也熬完了她的“母役”。
胡女士是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她带着儿子看望了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这是胡女士毕业20年后第一次拜访老师。“这20年我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成就,不过好在把儿子培养出来了。”胡女士对导师说。
按理说,那个时代的硕士生还是比较稀有的,只要肯努力,都能成为单位的骨干和业内佼佼者。就在胡女士入职第二年,儿子出生了,胡女士的重心逐渐从事业转向家庭。儿子上学后,胡女士更加投入,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别人学了什么”“儿子还需要学什么”“什么时间学”……胡女士的时间表也要根据儿子的时间表安排。别说看望老师了,就连自己的工作也经常被耽误。
“这些年陪儿子是我的主业,工作是副业,其他,就根本没有其他了。”胡女士说。
可能有人觉得胡女士、杨女士这样的父母并不多见,但不能否认,在很多父母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她们的影子。
胡女士、杨女士是60后70后的代表,他们的教育观以及做父母的方式与自己的父辈完全不同。这代人成长于中国社会的动荡时期,再加上兄弟姐妹众多,“散养”是他们主流的成长状态。而当他们为人父母后,恰逢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走向开放、现代和多元,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化极大。
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正是中国社会教育思潮最为丰富的20年。不仅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大量来自西方、被认为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涌入中国。有学者进行文献研究时发现,1993年之前的教育类辞典中还没有收录“教育理念”这一词条,之后各种教育理念不仅出现在辞书中,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热议的话题。
之前没有哪一代父母像60后、70后这般如此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也没有哪一代的父母像他们那样在孩子身上投入那么多心血。
投入的多,想要的回报也多。
不过,这一代父母需要的回报并不是物质上的,他们更期待孩子情感上的回报。
“这个暑假我爸爸突然很伤感地对我说,‘多希望你能至少在我身边陪我到50岁呀!’”中国海洋大学女生袁一梦说。在袁一梦心目中,爸爸并不是情感细腻的人,“上大学之前我甚至觉得他巴不得我快点儿离开家”。
因为无法适应孩子离家后的生活,一些父母就开启“黏人”模式:每天都要打电话、发微信,隔三差五就去学校探望,还有极端如李先生者,干脆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还有的父母因为无法忍受孩子离家后的寂寞,干脆决定再生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