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多留守儿童感到缺少关爱
我省农村有50多万留守儿童
本报讯(记者 解照辉)记者日前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了解到,由该院组织实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调查报告出炉。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农村留守儿童有50余万人,亲情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情感孤寂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34.8%的留守儿童认为生活中最缺少关爱。
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占15%
这份调查分别从青岛市、德州市、临沂市、济南市和淄博市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共抽取30个班的学生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调查。据课题组负责人、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院长马丽霞介绍,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期儿童中所占比例约为15%。
我省留守儿童家庭多是父母均外出或父亲单独外出务工,由祖辈或母亲单独监护,监护人的教养方式主要为说服开导,但不管不问或打骂的比例也不低。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以支持为主,约占2/3,不支持或不表态者约占1/3。
男孩幸福感比女孩差
留守儿童中男孩较女孩生活质量差。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言语表达方面男孩普遍滞后于女孩,男性留守儿童在与监护人、老师或周围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自我的一些想法、内心的感受和体验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难与他人有效沟通。二是社会期望与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可能是造成男孩较女孩生活质量差的原因。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对男孩的期望值自然高于女孩,这种高期望值随之带来的是苛刻和过度关注,无形中男孩所承受的压力也增大。第三,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至关重要,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父亲外出打工者超过90%,男性留守儿童正好缺乏父亲这种参照。
农村留守儿童进城难
很多留守儿童愿意呆在学校里,因为“学校里朋友伙伴多”。朋友同学之间的关心与帮助成了他们最大的幸福。有的留守儿童由于在家庭被忽视,在学校被同学冷落,被老师歧视,因而感觉很孤独,甚至不想再上学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约85%有个人爱好,主要有下棋、唱歌、集邮等。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爱好满足渠道相对较窄。家长也希望带孩子进城,但进城就学的愿望还是难以实现。
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根源上来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导致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收取费用的不平等。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是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相联系,一些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规定仍然没有也很难跳出户籍制度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