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
“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这个14岁的少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夜里,在与父母一墙之隔的自己房间里,他服毒自杀了。
一个个花季少年的自杀,一朵朵花蕾的过早凋谢,冷酷的现实给只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们敲响了警钟: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理想。
今天,面对学历至上的社会,父母也很无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途呢?可是靠考试得到高分数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吗?
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大的压力,使许多家庭“穷”得只剩下“分”了--感情贫乏,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考试、考试、考试,成绩、成绩、成绩。家里失去了欢笑,也失去了应有的亲情。全家人围着“分数”转,孩子考试分数高,全家便喜洋洋的;孩子考试分数低,全家人的心情就变得十分低落,家庭关系也随之十分紧张。就像一个孩子形容的那样--家里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战争”一触即发。有个孩子考完试,老师让把卷子拿回家签字。第二天老师问家长是什么态度,这个孩子站起来说:“昨天晚上,我遭到了一场‘男女混合双打’!过去是‘单打’,现在该出手的都出手了!”
分数像一座山,重重地压在孩子和家长头上,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成了挣分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哪会产生美好的理想?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在没有“阳光”、没有“雨露”的生活环境里,理想的种子要想发芽,难--太难了!
其实,家庭是培育孩子美好情感和理想最好的温室。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孩子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父母对人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整天活得很累,很悲观,每天向孩子发出的都是负信息,那么孩子自然会产生“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一个家庭快乐不快乐,不看这个家庭有没有钱,孩子是不是能够考上大学,而是要看家庭成员之间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什么样的家庭,便有什么样的孩子。“问题父母”会培养出“问题少年”,或者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快乐父母”会塑造出“快乐少年”,或者心理正常发展的孩子。
因此,根治孩子情感世界的荒漠,其根本办法是改变成人对人生的态度,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要知道,孩子自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让孩子快乐地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自然会体味到“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