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老师资助20多位学生
山东商报 文/图 徐景春 安奇林 记者 陈晶
孟海英和学生们她从小梦想走上讲台,坚持留守乡村中学22年,从未想过离去;对自己很抠的她,却无偿资助20多位学生完成学业;她因过度劳累被检查出患有眩晕症和颈椎病,但为保证学生顺利中考坚持上课……她就是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孟大姐”的孟海英老师,昨天,本报记者来到济宁市梁山县梁山街道第四初级中学,了解孟海英的故事。
高考三志愿她全填菏泽师专
虽然最近几年梁山县建设速度较快,城区扩张不少,但孟海英执教的梁山街道第四初级中学仍处于郊区,学校前面便是开阔的农田和村落,多条土路连接学校与附近村庄。
孟海英出生在农村,童年时父亲因意外去世,母亲又常年卧病在床,兄妹四人只能跟随70多岁的爷爷生活。作为家中的老大,孟海英从小学时就非常刻苦,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受爷爷影响,孟海英一直很向往讲台上的生活,并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在高考后填写志愿时,三个志愿她都填写了“菏泽师专”。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孟海英以优异的成绩叩开菏泽师专的大门。孟海英到现在都清楚的记得,入学时需要交纳232元费用,村大队资助了100元,其余全都是亲戚们凑起来的,这也坚定了她一定学有所成,回报亲人回报社会的决心。
经过3年的学习,1991年孟海英顺利毕业,被分到了母校梁山街道第四初级中学任教,由于知识丰富加上性格好,不长时间她就与学生打成了一片,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孟大姐”。
22年间资助20多名贫困学生
由于工龄短,孟海英第一个月只领到了128.5元工资,虽然钱不多,她却激动的几乎要跳起来,面对同事一起逛街买衣服的建议,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虽然对自己很“抠”,但孟海英对学生很大方,班里有个叫孟潇潇的学生,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全家人只能靠身患残疾的父亲修鞋维持生活。深知家中情况的孟潇潇,自从2007年升入初中后,就多次产生了辍学出外打工挣钱的想法,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得知这个消息后,孟海英主动提出为孟潇潇缴纳学费,并不时给她购买学习用品,在孟海英的帮助下,如今孟潇潇已经顺利通过高考,而孟海英已经在考虑如何继续资助。“只要她愿意学习,我就尽全力帮忙,不让她因为经济原因失去继续深造的权利。”
除了孟潇潇外,孟海英念念不忘的还有另一位学生周生旺,由于从小就失去母爱,再加上家庭贫困,周生旺渐渐养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很少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情况后,孟海英不但让周生旺担任劳动委员,还主动为他购买衣物和学习用品,并为他缴纳学费,经过努力,再次感受到母亲般关爱的周生旺逐渐变得活泼起来,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并顺利完成了学业。
就这样,孟海英对贫困学生见一个帮一个,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先后资助2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其中很多人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孟海英办公桌内“藏”着一摞信件,大多是被帮助孩子寄来的。“每次看到这些信件,就感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身患疾病仍坚持上课从未想过离开乡村中学
除了关心经济因素外,孟海英还特别关心学生们的心理,学校里很多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而这些孩子普遍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孟海英主动请缨,担任学校“心灵角落”的顾问,为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进行跟踪帮扶,如果有学生家庭出现矛盾,影响学生学习,她便抽出时间进行家访,及时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
由于常年在学校忙碌,回家后又需要照顾弟妹和爷爷,孟海英患上眩晕症,多次晕倒在讲台上,幸亏及时送医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今年五月份,孟海英上课时突然手脚麻木,到医院检查后得知是颈椎病,需要休息治疗,因为正是中考前夕,孟海英还是选择坚持,每逢伤病发作时,她就使劲甩甩胳膊,终于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孟海英曾多次获得“梁山县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她的教研论文也多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而谈起这些荣誉,孟海英显得淡然,表示从未想过借助这些荣誉离开第四初级中学。“有机会,但这个学校里有我的学生,我的责任,我的梦想,我愿意永远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