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济南养老服务迎新考验:老伴老伴我们去哪里呀?
旅游教育等老年产品不足,让老年人没处去没得玩
“其实养老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广,养老机构只是其中一部分。”老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快速老龄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在文化娱乐、康复、交通、教育等方面,适应老年群体需要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夕阳红”旅游日渐平淡
“济南的‘夕阳红’旅游起步较早。刚开始时,像红色旅游、港澳台旅游还是比较火的。”市老龄办工作人员张福祥回忆,以港澳台旅游为例,刚开始时称得上“火爆”,每次旅游专列都会搭载600-800名老人。然而近几年,目标人群逐渐消费完毕。“客源、景点有限,加上越来越多的家庭自驾出行,不少旅行社反映老年旅游市场越来越难做。”张福祥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能向老年人推荐的旅行社只剩两家,“夕阳红”旅游逐渐趋于平淡。
事实上,老年人对旅游的需求并不少,他们对旅行中行程、安全、住宿、餐饮以及医疗的要求都更高。2012年,一位退休老干部参加了单位与某旅行社组织的省内4日游。由于旅行社安排比较紧凑,老人又不顾劝阻和自身状况坚持行程,导致病发死亡,最终旅行社赔偿了上万元。“健康查体、随队医生等保障措施无疑增加了成本,而各种意外情况仍时有发生,不少旅行社打起退堂鼓。”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老年大学“一位难求”
为了上“大学”,老年人彻夜排队,成了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新闻。
11月底,山东老年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始报名,报名首日不少班级就显示“名额已满”。学校采取了发号的措施,原定凌晨发号,前一天下午就陆续来了不少老人。
济南老年人大学校舍建成较早,教室又是后期改造的,办公、上课环境都比较“艰苦”。即便这样,每年学员报名人数仍然递增。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学校,在校生有6000多人。学校调整了上课时间,教室“连轴转”没有空下来的时候,还有不少老年人报不上名。
老年大学的火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缺乏统一整体规划,缺乏人才队伍,缺乏固定投入保障渠道,缺乏必要的老年活动场所,缺乏交流与展示的载体和平台。”12月4日,山东省老年文化工作现场会上,省老龄办主任丁希滨道出了老年文化建设的不足所在。
老年产品难合老人心
“电视遥控器按键太小,界面不人性化,按错了不会返回,只能关机重启。”在济南某家电卖场,市民曾先生转了一圈,大呼自己“老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卖得最好的老年人家电也就是老年手机了。除此之外,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
一位专家曾向记者回忆起他多年前在国外一次老年用品展销会上的经历:打乒乓球是对老人有益的一项活动,但球速度较快,老人反应较慢,容易受伤。会场上有一种老年专用乒乓球,球身直径比普通的稍大一些,这样空气阻力增加,就减缓了球的运动速度。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国内不少地方,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不同层次的服务产业尚未开发完善。从本地情况看,山东造、济南造的老年用品较少,而且同质化现象明显。消费者为了一件老年用品跑断腿,也不一定买得到。
专家观点
发展养老服务业从健康养老入手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先从健康养老服务入手,包括身和心的健康。”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慧霞表示,总体上看,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老年健康服务、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养老服务消费市场还不够繁荣。
张慧霞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盛市针对老龄问题举措不断,济南市政府也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在培育和发展养老产业市场方面,提出围绕老年人的衣、行、医、文化娱乐等需求,支持企业研发老年服务产品,增加老年产品供给。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追求更高层次的“以身心健康为主”的养老服务,医药医疗、健康保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文化娱乐、养生旅游、金融保险、心理咨询等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要将老年心理健康、关注老年人精神赡养纳入养老体系建设日程,政府也应当积极建立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体系,发挥法律政策、社会舆论的作用,不断完善养老理念。”张慧霞说,进入老年期后,随着生活内容、生活状态、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老年人常会有寂寞、孤独、焦虑、抑郁和烦躁等不同的心理表现和症状,出现老年心理问题。 (记者 刘晓群 实习生 史春勇)
他山之石
各地养老模式盘点
青岛胶州:卫生院配建养老院,节省成本
青岛胶州市尝试卫生院配建养老院的“以医优养”集养老、医疗、康复一体化的服务新模式,要求所有改建、新建的卫生院都要配建养老院。政府出资的养老院建成后由卫生院托管养老院,这样老年人既得到了专业的医疗护理,养老院也节省了运营成本。但是这种模式也为滥用医保基金提供了便利,对此种模式如何监督管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潍坊潍城:建设虚拟养老院,突破限制
潍坊市潍城区被确定为全省创新社区养老工作试点单位,试点建设虚拟养老院。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录入信息数据库,并发放一键通手机,实现“一键按下,服务到家”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建成没有围墙隔离、没有场地限制、服务功能齐全、方便快捷高效的虚拟养老院。此种养老模式极其适合老城区,因其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受限,可以大力推广此种养老模式。
临沂:打造全国最大养老服务中心
临沂市以推进老年民生服务为突破口,以着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中心为目标,积极推动“临沂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计划入住人员约5万人,总户数1.2万户,其中老年人居住区1.1万户,总投资60亿元。该项目按照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福利养老3种模式打造,项目建成后,将建立管家式多功能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武汉:独户居家式社区养老,有点贵
建设退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照护,社区中,入住的老年人不必过集体生活,夫妻两人独门独户可享受二人世界,继续家庭生活,入住年龄限制较为宽松,年满55周岁即可申请入住。独户居家式社区锁定中产阶级,不少老人“望社兴叹”:条件蛮好,就是有点贵。
上海:嵌入式养老机构,养老不离家
生活无法自理但又不想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嵌在居民区内的养老院是绝佳去处,子女每天下班回家还能瞧上一眼,共享天伦。若不愿入住身边养老院,也可就近点单享上门护理。目前,上海主打嵌入式养老概念的养老机构,已正式签约入驻小区。作为主要针对60岁以上生活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老人的家门口养老模式,“养老不离家”或将打破居家养老僵局。
记者 刘晓群刘有杰 刘媛媛 实习生 史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