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下"一二三四五"迸发干事创业新激情
作者 黄佳杰 马宏展
按照山东省济南市委“标准更高、环境更美、变化更大”的要求,今年8月份,济南市历下区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把握建设首善之区这一核心,突出老城区和东部新区两大战场,做好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三篇文章,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实行五条线推进的工作机制。他们将全区各项工作分为干部队伍建设和民生保障、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基层政权建设、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稳定五个方面共同推进,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区委专职副书记牵头组成领导小组,有关副区级领导协助配合。据此,该区制定了实现区域经济五年大提升的目标,到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接近翻一番。目前,历下区干部群众迸发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正以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显活力
加快项目建设是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历下的基础。为了推进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融合,历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下设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和招商引资三个指挥部,分别由副区级领导任指挥,统筹工作推进。各指挥部负责人深入一线指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从项目策划、手续办理到工程施工、完工投用,实现了一条线保障、一条龙服务。
该区探索实行项目长制,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项目长,副区级领导包挂。项目长每周两次到工程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包挂区级领导每月两次现场指导;区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总结,将项目建设情况列入对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作为干部任用和奖惩的依据。
目前,108个过亿元重点项目中62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洪山壹号、省美术馆等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收尾;大众传媒、中建文化城二期等20个项目已于8月底前主体竣工;洪山中水处理站、金光旺角等10个项目主体将在年底前竣工。
民生工程让群众得实惠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两年来,历下区先后实施“10236”和“124910”惠民工程,民生保障支出占区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57%,看病、就业、养老……历下区民生工程中,件件都是老百姓最忧、最盼、最急的难题。
在全省率先设立300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对全区7000多户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进行大病救助,
实现低保家庭大病治疗费用全部由医保和政府承担,低保边缘家庭医保之外的90%由政府承担。投入2000万元,为1700多名环卫工人缴纳“五险一金”,超龄的建立专项补助账户。区财政每年投入5500万元,招聘并保持大学生公益性岗位1600个的规模。投入840万元实施老年人安康工程,将全区百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90至99岁老人提高到200元,80至89岁无固定收入老人提高到150元;投入60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区610余名“三无”、低收入、失能、失独、孤寡等困难老人,提供差异化居家养老服务。投资3000万元建设电子防控城,全区监控探头达到了6万个,占到了全市的1/3……
硬功夫打造发展软环境
向作风要效率、向环境要红利,历下前进的鼓点越敲越密、越擂越响。该区将基层政权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三线齐抓。
着眼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功能,该区按照每个城市社区每年30万元的标准拨付2340万元群众工作专项经费;投入2000万元用于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新建、购买和租赁;将街道用于商业用途的自有房产清查、回收,回收房产1.7万平方米用于公益事业,年收益减少667万元。
为企业全方位服务,一站式审批、绿色通道、全程保姆式等多模式并存;在机关治理“庸懒散”;在200家企业设置环境监测点,随时掌握行业作风情况……历下区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
该区还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全部纳入平安指数综合测评体系,对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率和满意率低的单位扣分,而对每办理一起群众满意事的单位给予加分。该体系每月定期“播报”苗头隐患,督促落实预防和整改措施,实现了平安建设早知道、问题处置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