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再次喝上济西优质地下水
□本报记者 徐佳
济西地下水终于正式进城了,虽然每天不多于2万吨。
22日凌晨起,设计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的济西一期应急调水工程开始向市区供水,考虑到保泉需要,每天供水规模控制在2万立方米以内。
23日,从冷庄水源地,到周王庄大桥,再到八里桥地区,沿着这条输水动脉记者走访了济西地下水的几十里进城路。
实地探访济西水源地——
水源地的水好喝在周围村庄是出了名的
过了周王庄大桥,自东向西就是济西的三个水源地:古城、冷庄、桥子李。这次济南市区喝上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冷庄和桥子李。
23日,记者来到了水源地之一冷庄,刚到村头就看到了成片的玉米地,绿树成阴,果然是地肥水美的好地方。
到了村头,一根直径约10厘米的水管呼呼地喷水,水很凉,不少刚从地里忙完的村民都在这里冲冲鞋子上的泥,再洗个脸,休息一会。
村民说,这根管子的水就是从地下抽出来的,浇地用的,但是可以直接喝,记者接了一瓶尝尝,有一种甘甜的味道。村里42岁的冷大哥说,“离这不到2里地有个乙武村(音),那里的水就不如我们庄的好。我们的水烧开以后,还没放凉的时候最好喝了,甜滋滋的,庄里的水好,周围人都知道。”
这个水源地一共有5个水源井,在一片地边上,周围围着铁丝网,工作人员表示,更多情况不便于透露。
22日调入的济西地下水进入了八里桥水厂——
这次调用的水,只占八里桥水厂设计产能的1/10
2万立方米地下水送入居民家中,缓解了市区的供水压力,其实,济西地下水不是第一次“进城”救急啦,今年冬天为了帮助玉清水厂化冰,就曾少量调取过。
2010年1月,济南持续低温,由于玉清水厂的沉淀池在室外,在严寒天气中出现了结冰现象,最厚处达到了20多厘米,如果持续结冰,将影响水厂制水。“冬天地下水水温相对高一点,可以帮助化冰。”当时每天调用地下水在3万立方米,厚厚的冰两天就化完了。
22日调入的济西地下水则是进入了八里桥水厂,据介绍这个水厂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一直都是作为处理地下水的水厂使用,设计产能为每天20万立方米,而这次考虑到保泉等因素,严格将地下水的调用量限制在2万立方米以内。只利用了八里桥水厂十分之一的产能。
这次调用的水就供入了通往无影山片区的主管道——
原本要救急城南的水改到了城北
由于南部水库水质无法达到供水标准,在设计建设之初,济西一期应急调水工程是为了解决济南南部城区约30万居民吃水问题的。
但是在实际调水中发现,玉清水厂的水通过七贤加压站和建设路加压站的加压后,可以到达济南南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南部城区居民的吃水问题可以解决。
无影山片区由于地势较高等原因,居民用水存在困难,而计划建设的加压站又受制于征地难,一直未开工建设,所以这次调用的水就供入了通往无影山片区的主管道。
“2万吨水进入主管道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业内人士说。
济西地下水,曲折进城路——
穿河道,过铁路,3.6公里管道铺设了57天
2009年底,济南市区的城市供水受到了严峻地考验,南部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3座山区水库停止供水,省城南部地区 30万居民用水受到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济南市市政府批准,2010年初启动了济西一期应急调水工程。
调水工程西起周王庄大桥西端,过玉符河,横穿220国道沿腊山河南岸,过京沪路线后沿北岸铺设,最后沿担山路向北至G220国道在经十西路与原地下供水管道合口,这段管线联通了原有的济西水源地和经十西路的输水大动脉。
从2月2日工程动工,到3月31日全线完工,这3.6公里的管道,铺设了57天。据参与施工的工程人员介绍,工程有几个难点,过玉符河、过220国道、过腊山河、过京沪铁路,“管道穿越玉符河和腊山河都要穿越地下暗河,水量大,又是冬天施工,难度很大;而穿越 220国道则要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穿越铁路则面临着手续协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