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搬迁时政府给补贴吗 东部老工业区企业亟需定心丸
齐鲁晚报
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工业北路71号的山东中德发酵技术有限公司,上个月,这个公司的名字还叫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在90户要搬迁的企业当中,这家企业的规模大概能排前二十,它的搬迁进度也是走在各家企业的前列。
“我们是自觉搬迁。”说起搬迁原因,公司行政总监刘忠涛说。据刘忠涛介绍,山东中德发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发酵工程服务外包型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主要提供酒类、调味品类、生物制药类等发酵工程技术服务,现在共有员工730余人。
2006年12月,公司在历城区开源路11号租了一处占地40亩、面积约15000㎡的厂房,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原有场地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刘忠涛说:“我们感到当时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发展了,再者结合城市的产业布局,我们意识到,搬迁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在
2008年,公司将生产车间的60%搬到了齐河。“我们想把总部留在济南,但是城区当时已经没有土地指标,”刘忠涛说,因此,2012年8月31日该公司与临港开发区签订了《入区协议书》,建设公司总部。现在的办公地点是花了每年30万的租金租赁来的。
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港路北侧的公司新址,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周围垒起了不到一米高的院墙,远处有不少工厂正在施工。在路边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是新工厂的鸟瞰图。“这里计划5月动工,到年底就能建成,为了集约用地,要建成高层厂房。”公司基建部部长李鹏对记者介绍说。
“搬迁有不少负面影响”
搬离土地紧张的城区,对于公司而言,能获得更大的生产空间,供他们大展拳脚,但是在刘忠涛看来,搬迁能带来的好处似乎没有那么诱人。
“搬迁有不少负面影响。”刘忠涛说。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距离太远。“我们在齐河的厂区,很多工作人员都生活在济南,每天要发4趟班车,一年光交通费就得100多万元,济南这边的厂区,最少也得开通两趟班车,又得带来不少交通方面的投入。”
“对公司的基层员工而言,不管在哪个公司,他们觉得合适就会留下来干,觉得不合适就找个更好的工作。对于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如果离市区太远,生活不方便,他们就不愿意来了。”搬离市区,刘忠涛最担心的就是会造成招工难和人才的流失。
俗话说“搬一次穷三年”
刘忠涛说:“搬一次穷三年,这一民间的说法,用在企业搬迁身上,也同样适用。”
刘忠涛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临港经济开发区那边的厂区,征地近1000万,开工手续费1000万,其中要交300多万的配套费,200多万的人防工程费,180万的劳动统筹费。此外,还有规划费、环评费等等费用,这些在开工前还需要接近1000万的投入。”
这只是手续的费用,建设还得花将近7000万,厂房建成后,就要进行设备的购置、搬迁,“一些设备在原来的地方可能继续用,但是搬家的时候,往往就要被淘汰了,我算了一下,设备还得花3000多万。”刘忠涛说,建成之后还得装修、绿化,“一整套搬迁下来,总的成本得一个多亿。”
这么多钱,要从哪里来呢?“我们的资金,一是经营所得,二是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对基建项目很少提供长期贷款,公司只能从民间高成本借贷融资,使用成本很高。”刘忠涛说。
“有很多问题,不知该问谁”
记者了解到,虽然济南市被列入城区老工业区搬迁试点,这90家企业都要进行搬迁,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搬迁企业会不会得到补贴,政府会不会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企业的心里都没底。
“我们企业现在亟需政府给我们吃一颗定心丸。”刘忠涛说,他希望政府能够给搬迁的企业一个认证,“不管是发个牌也好,还是发个文件也好,首先要明确我们是在搬迁企业的范围之内,明确我们可以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最直接的扶持就是政策上的,比如:手续简化、土地转让金、配套费等的减免或缓交以及临时房租的补贴等,如果有支持,要尽快到位。”
“我现在有很多问题,可是不知道应该去问谁,没有主管我们搬迁工作的组织。”向上沟通渠道不畅,心中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回答,也让企业的心中十分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