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共享汽车 无证的代“驾”?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带给人们的便利显而易见。然而,当人们享受着“共享便利”的时候,安全隐患也搭上了“共享”快车。当无证者可以轻易租下共享汽车,那么酒驾等也随时可能出现,相当于“定时炸弹”“马路杀手”活动于道路上。“共享汽车”带来的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记者张舒
事故中被撞行人胳膊受伤(交警供图)
利用他人信息认证如何避免?
“冒名”认证和使用共享汽车的情况,平台方有没有一些预防措施呢?像焦某使用的这款“Gofun出行”,虽然认证时需要上传驾驶证、身份证、使用者手持身份证照片等认证方式,看似严密,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漏洞。而且记者发现,有的“共享汽车”平台在注册时,使用者是可以使用他人个人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在完成认证后,未成年人甚至可以使用注册账号开车上路。
交通事故责任该如何认定?
目前,不管是使用者还是媒体,对“共享汽车”最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这个责任究竟该如何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分为两种,即事故责任和合同责任。事故责任由开车的人负责,合同责任则看双方签订合同的约定。目前,大部分“共享汽车”平台仅对于事故的理赔方式做出了说明,由使用者先行垫付费用,之后使用者需要在限定期限内提供事故证明、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文件给平台指定的保险公司。
但是,“共享汽车”在面临交通事故时,需要区分是双方驾驶员责任还是汽车本身瑕疵带来的产品责任。前者只需依照现有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规范进行归责即可,而后者所产生的产品责任则可以诉诸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平台自身的“免责条款”不能免除此类法定责任。
谁来保证共享汽车车况安全?
不少“共享汽车”APP在其免责条款中都有一条规定:概不就汽车做出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或默示的,包括任何关于汽车适用性或良好性的默示保证。如果会员在驾驶过程中确定汽车可能带来不安全,应立即停止使用汽车并联系客服。
这一免责规定,也是目前“共享汽车”的“槽点”所在。毕竟,对于经营者来说,提供安全的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
平台提供代扣分业务是否违法?
记者发现,不少“共享汽车”平台都有一项规定,即平台有权在违章(平台条款中“违章”应为“违法”——记者注)用户账户内扣除违章罚款等同金额及每次违法行为的代办费用(违章扣分按200元每分扣除)。对于吊销驾照或单次违章扣分6分及以上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不接受委托处理。
“共享汽车”平台的代扣分行为,被不少使用者吐槽,因为代扣分是违法的,交通违法应该责任自负,目前此类平台代扣代缴违法分数和罚款并没有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