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救援队:生存得直面四道坎 一线不足20人
蓝天救援队的救援装备 记者郭尧 摄
越野e族救援队的车辆和装备都是自备的 记者张刚 摄
救援不求回报而且自掏腰包,对三个救援队的成员们来说,头顶无私奉献的光环并不能让他们的救援行动一直顺风顺水。虽然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身份和资金问题是他们面临的共同的困扰。
对壹基金救援联盟济南队部的30多名骨干队员来说,每次参与救援,交通、食宿等费用都是AA制,救援服装和绳索等工具也得自己出钱买。
“碰上全国性的救援活动,壹基金才会给以医疗和装备的补助。”队员蜻蜓(网名)告诉记者。
蓝天救援作为公益品牌,不做商业广告冠名等,同样没有任何收费的救援项目或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对紧急救援服务的行政采购和公益捐赠。目前该救援队有两艘冲锋舟、一台马达、一台声呐设备,还有一套潜水设备。“潜水设备价值1万多,是队员捐赠的,马达价值7000元,是上个月大家筹钱购买的,之前用的是从兄弟队伍借的。冲锋舟和声呐设备都是总队调过来的。”救援队秘书组的飘摇(网名)笑着说,他们建队之初只有一根50米长绳。
越野e族救援队同样面临缺少经费的难题。目前,救援设备基本是队员自己购买,一条拖车绳就需要四五百元。与此同时,整个救援队现在连一个开会场地都没有。“就连拖车杆和维修设备,也是车队紧缺的。”救援队成员之一马光辉介绍。
曾有一家汽车4S店一次赞助了两万元,不求任何回报。但这样不图回报的赞助力量,对于越野e族救援队,还没有出现第二家。
身份尴尬>>未注册行动处处受限,想注册困于启动资金
由于组织未能在民政部门备案,壹基金救援联盟济南队部在外救援时,身份面临诸多尴尬。“没备案的我们更像个草台班子。”队员老牛(网名)坦言,他们也有外界赞助的机会,比如使用的破拆工具就是企业免费提供的。不过,也有一些企业想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其他合作,因为队部没有公章,根本签不了合同。
签不了合同,跟企业合作就面临诸多法律风险。所以目前,他们只能接受免费的捐赠。
2010年9月,蓝天救援队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登记为国内第一支注册救援队——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2013年,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成立中国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并逐渐完善,成立了蓝天救援总部。2014年,随着国家关于社团注册的政策放宽,蓝天各地队伍也在申请注册。据济南直属队一名队员介绍,他们作为当地的一个公益性团体组织,目前正在筹备队伍阶段,还不属于正式队伍,需要挂靠到相关部门或者注册。
“正常来讲我们需要挂靠到山东红十字会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后来政策发生变化,社团可以单独注册,但是需要类似启动资金一样的资本,大约10万元。队里没有这么多钱,只能大家试着凑,即使能凑齐,也不知道钱是否会被冻结,还不如用这钱买急需的装备。”该队员说。
越野e族同样面临组织和人员身份问题。该救援队介绍,为了解决身份问题,目前他们正在向济南市民政局申请,争取取得非营利性法人资格。
消息滞后>>无法和报警平台联动,求救信息都是“二手”
2013年蓝天救援队济南直属队成立至今,共参与36起救援任务,其中大多数求救信息来自媒体记者,其次为派出所和消防部门,来自蓝天救援队官方400电话的极少。
2015年7月28日,一名男孩在济阳黄河北岸下河游泳溺水,23岁的姐姐发现后,要拉住弟弟的手,不幸双双溺水。消防和派出所最先赶到现场,可面对湍急的黄河水,他们也无法下水。记者现场联系了蓝天救援队,1个多小时后,救援队员从长清救援现场赶到济阳。
“与消防和派出所相比,蓝天救援队有着经验丰富、技术专精的优势,在救援定位中,可以辅助消防官兵和派出所快速抵达现场营救。在以后的救援行动中,如果可以联手,可以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救援队队员说,但是,他们现在无法与公安部门的报警平台对接,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求救信息,所以有一种“有劲没处使”的感觉。
人手不足>> 一线不足20人,连轴转是常事
“济南直属队现在只有60名队员志愿者,但每次都能出勤的不足一半,更不用说执行搜救任务了。”飘摇说,现在一线搜救组仅有不足20人的队伍,主力队员只有一半,其他城市情况要好许多,队伍能有数百甚至上千人。
“如果我们也有这样多的队员,去年特工(网名)、硬汉(网名)几名队员就不用转战3处救援点、跑200多公里、连续执行35个小时的搜救任务了。”飘摇说。
壹基金救援联盟济南队部情况相同。组织成立7年来,骨干成员一直在30人左右,但从最开始坚持下来的,只有15人左右,“这个数字对我们这种公益救援组织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了。”队员老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