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发展“节”字诀 放大“十艺节”效应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晁明春
◆核心提示
迎办“十艺节”,筹办泉水节,2013年的济南将迎来两大节庆活动。继2009年的“十一运”和“园博会”之后,济南市在四年之后又迎来了两大难得的发展机遇。节庆搭舞台,谁来唱大戏?济南又能否借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泉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山东省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张考卷已在包括各级决策者在内的每一个市民面前展开。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放大“十艺节”效应
4月15日上午,济南西部新城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工地,虽然气温并不高,但系着安全绳正在装饰外墙面的许师傅还是忙出了一头的汗水。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已经进入倒计时。再过6个月,“十艺节”开幕式的音乐就将在他脚下的金色大厅里奏响。“场馆建设改造是硬任务,竣工交付时间是硬要求,标准和质量是硬指标。”连他这个一线的农民工都对这几句话烂熟于心。
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市。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对济南东部新城的带动有目共睹,尝到甜头的济南将推动西部新城崛起的重任赋予“十艺节”便在情理之中,整个西部片区近两年的巨大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
“以筹备‘十艺节’为契机,大力推进省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应该说是承办‘十艺节’的直接效应。”有专家建议说,“让‘十艺节’直接承担起整个西部新城崛起的重任,还需做好城市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合的文章。”
“如果仅仅是城市增添了一组地标性建筑集群,使济南市具备了承办国际国内顶级艺术盛会和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条件;如果仅仅是完善了西部片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周边环境,甚至是借势新上了几个项目,都小看了‘十艺节’对济南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在3月16日济南市年度“十佳优秀规划设计”专家评审会上,来自南京和北京的城市规划大师谈到入选“十佳”的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项目时,也建议济南市从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谋划“十艺节”后西部新城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
如果说“十艺节”是带动济南西翼腾飞的引擎,那么这台引擎的马力有多大,并不取决于“十艺节”本身。在采访中,不少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十艺节”只是个由头,是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极的突破口,借势“十艺节”,济南尤其是西部新城能否成为金融、会展、商贸、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产业高地,还要更多地看“节外功夫”。
首办“泉水节”,
泉城“全营销”
4月1日,泉城济南进入“营销季”。当天,在将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和护城河四个景区进行半年多的整合之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正式向公众亮相并进入试运营。
也是在同一天,《首届济南泉水节活动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自今年2月25日济南将举办首届泉水节的消息正式公布后,主办方首次公开了举办泉水节的思路和主要内容,并第一次喊出了“我们的泉水节”的主题口号。
按照方案,首届济南泉水节拟定于2013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举办。主办方表示,将以打造市民节日和游客活动为目标,强化市场运作,倡导全民参与,努力将泉水节打造成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通过泉水节的举办,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带动全市旅游、文化、会展、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作出积极的贡献。
济南泉水甲天下。但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空间还有多大?做大泉水文章从哪里下笔?放大“泉水效应”还有哪些路径?无疑,泉水节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突破口。政府的支持、市民的认同和社会的呼应,使泉水节具有极强的群众基础和可操作性。
自2003年9月6日济南趵突泉泉水复涌以来,到今年9月,泉水将持续喷涌十周年。其间的2009年9月,济南名泉被国家住建部成功列入《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泉水节如能成功举办,无疑圆了济南市民期盼多年的一个梦想,也让济南在中断多年的金秋经贸洽谈会之后,有了一个可以和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泰山登山节相媲美,可以和信博会并肩合力助推省会经济发展的经贸大舞台。
“泉水节将是对济南优质资源的再一次整合、包装和提升,是对城市的一次全方位的营销和推介。”不少市民和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尽管济南市将首次举办泉水节,但几十年来,作为最核心、最具知名度的自然资源,济南所有的推介和营销活动都是围绕泉水展开的,因此,要将首届泉水节办得新颖,办得出彩,办得与众不同,并不容易。”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诞生了。但景区对丰富泉城旅游资源、提升泉城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如何显现?泉水节蓄势多年,如今终于要为泉城搭起一座放大泉水效应的大舞台,但仅仅由期待狂欢的泉城市民充当主角还远远不够。正如主办方所着力强调的那样,要通过泉水节,凸显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地位,广泛吸引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各地游客参与到泉水节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放大“泉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