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预计十艺节前开放
记者 陈炜敏 通讯员 李俊梅
龙山文化博物馆效果图
在国家编制的“十一五”100处大遗址保护规划项目库中,我市大辛庄、城子崖两处大遗址名列其中。近日,记者从章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城子崖遗址保护重点工程———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已于去年10月下旬启动。工程主要对博物馆进行加固、内部改造提升,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完工,十艺节前正式开放。
从济南出发,沿省道102一路向东,经过龙山收费站大约1公里,路南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即通向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周围没有任何路标,在与工作人员反复电话联系后,记者才根据一块已经褪色的黑陶厂的指示牌找到博物馆。
场馆陈旧改造提升势在必行
章丘城子崖遗址以其丰富的龙山文化内涵而成为中国的考古圣地,1994年9月建成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并投入使用。这也是我省唯一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遗址博物馆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章丘市文物局局长李东燕介绍,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现已比较陈旧,墙皮脱落严重,展厅内漏雨痕迹明显,馆内的消防等安全防范措施严重缺乏。其展览手段也比较陈旧,以实物展示为主,已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因此,博物馆的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势在必行。去年3月,章丘市正式启动了改造提升工程。
2012年初,工程邀请省博物馆专家制订了文物陈列大纲。大纲主要体现城子崖遗址作为“考古圣地,文明之星”的价值。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同时发布闭馆公告。去年10月28日,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开工。在进行工程控制价审核的基础上,整项工程由章丘市投资1500万元。
新馆开阔通透部分墙体房顶拆除并加固
在撤掉展柜之后,工作人员发现,部分墙面和屋顶雨水渗透严重,已经出现霉斑,墙皮脱落,钢筋外露并已生锈。“按照设计图,提升后的博物馆拆除了部分墙体,十分通透。但由于墙面及屋顶裂开、钢筋外露等问题,承重可能就达不到要求,这都需要我们对施工方案及进度作出微调,对墙体、屋顶进行加固。”
目前拆除、加固工程已经完成,正在对博物馆中天井顶部加盖钢构玻璃屋顶,这也是提升后的博物馆在外观上的最大改变。“这一区域封闭之后将作为休息区,南面墙上的大屏幕将播放城子崖遗址的介绍,周围则摆放龙山黑陶艺术品,集休息与展览为一体。”
展览手法多样展览面积将增加两倍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展览面积约3000平方米,之前只有西侧1000平方米的展厅用于展览,其余被用作其他用途。提升后博物馆将采取实物展示、图片、文字及声光电手段,充分利用空间。
博物馆共有展品187件,目前部分文物正交由省博物馆文物保护部进行展览性修复。“提升后除了这部分实物展品,在序厅等区域还将摆放一些仿制文物。”李东燕介绍。整个博物馆分为序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及结束语等六部分。经过序厅一路向西,参观者可按时间顺序,全面了解龙山文化。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博物馆展览内容,提升后,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将正式改名为龙山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入口处为游客接待中心、讲解员休息室和保卫值班室。设计人员将接待中心后面的长廊两侧内嵌精美的龙山时期典型器物,配合下方以灯箱形式展示的城子崖风貌,犹如“时空隧道”,引领观众开启一段探索龙山文化的旅程。
序厅采用青铜浅浮雕,表现城子崖重要的文化元素:城市、邦国、部落首领、祭祀、生活场景。
除了“时空隧道”,博物馆内另一引人注目的,是设置于“文明之星”展厅的从地板一直通到天花板的玻璃展柜。“以前参观者只能看到文物的顶部和侧面,现在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文物。特别是陶鬶,三个空心足,造型流畅优美,如果摆放在通天柜里,游客就可以全方位欣赏了。”李东燕介绍。
多处场景复原观众身临其境
博物馆内,有很多复原场景。如“龙山破晓”展厅以“保护新建”的手法营造一段聚落场景,为观众还原了城子崖地区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文明之星”展厅内设有城子崖古国城址模型,古城模型结合大幅半景画背景、城墙造型的模型台及地面玻璃地台下的护城河,生动展现了龙山时期城子崖古城不同的社会等级形象。
李东燕介绍,土建工程完工之后,下一步将开展室内装修及布展工作,力争在今年“五一”完工,十艺节前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