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过年风俗:小年打酥锅 三十吃素【图】
齐鲁晚报
传统酥锅。
今天就是除夕夜。年复一年,过年的风俗也越来越不同了。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老济南”,听她们讲讲过去的过年故事。
打酥锅、炸藕合过了小年就忙年
家住济南市高新区70岁的刘女士说,“每年过了腊月廿三家里人就开始准备吃的,比如肥蒸肉、江米鸭子、加了花生的疙瘩咸菜和打酥锅,还要蒸点干粮。打酥锅是早先我们济南才有的,其他地方都没有。以前我们年年都打酥锅,用大锅装上骨头、肉、鱼和海带,下面垫着白菜、藕等,加上一些佐料,放在蜂窝煤炉子上用小火炖一宿,里面的东西就都酥了,那时候觉着真好吃。”刘女士告诉记者。
50岁的张女士小时候家住在黑虎泉附近,她告诉记者,“小时候每年腊月廿三过了小年之后,家里就开始扫屋擦窗户,买年货。”谈起这些,张女士脸上挂满了笑容,“年前我们都是炸藕合、萝卜丸子和麻花,蒸很多的馒头、花卷和枣卷子,一家人过年慢慢吃。”
年三十吃素馅水饺年初一不能扫地
张女士说,以前过年时家里人都是严格按照老辈传下的过年规矩,不能乱。“年三十下午全家就开始包水饺了,肉馅素馅的都有,但是一般年三十晚上我们只吃素馅的,为的是图一个肃静。”张女士说,“下午包好水饺,五六点钟炒菜,七点多放一挂炮仗,就进屋喝酒吃菜。没春晚的时候家里人都是喝酒、聊天、嗑瓜子,等到12点敲钟,有了春晚以后大家就坐在电视前面看春晚了,有说有笑的。不过那时家里不平等啊,一般女同志只能看一会儿春晚,就得收拾碗筷铺床扫地,因为初一是不能扫地的,会把一年的财扫光。等还差一刻钟12点女同志们就开始下水饺,12点敲钟时家里的男人就再出去放一挂炮仗,然后大家一起吃水饺。那时候包的水饺初一要吃一天,不像现在想吃什么都行。”
“以往正月十五之前大街上有很多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的游行队伍,一般每队有二三十个人,好多人扮成孙悟空、猪八戒、关公,还有傻子和媒婆,沿着街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沿街都会挤上好几层争着看的人群。”张女士讲到这些仍然会十分兴奋,“十五晚上吃完元宵,一家人就出去看花灯了。
磕头、作揖、握手拜年方式渐渐变
“我年轻的时候,大年初一小辈就结伴去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呆在家里等着,整个初一上午每户家里都轰轰隆隆的,好不热闹。有些小辈还给老人家磕头,有钱的人家就给几毛钱,没钱的就发瓜子和糖。”刘女士回忆说,“初一当天只能拜年,在别人家里吃点瓜子和糖,却不能留在别人家吃饭。”
张女士给记者列举了一下自己记忆中压岁钱的数目的变化,“我小时候还只是三五毛钱,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就变成三五块钱了,而90年代就几十块甚至上百了,现在都好几百了。”而谈到拜年方式的变化,张女士更是有很多感受,“同辈人之间拜年的方式变化太大了,听老人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拜年要正式作揖向对方道喜,六七十年代则是互相握手问候,之后变成了招手问候过年好,后来逐渐没有了统一的规矩,拜年时大家也都比较随性了。电话普及以后,就开始电话拜年了,现在更好,可以用短信,彩信或者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