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网络和电子书冲击 济南实体书店陷危机
济南时报
“从读大学开始我就几乎没有在实体书店买过书了。”小谭是多家网络书店的客户,有时会到实体书店翻阅新上架的图书后到网上订购,“我身边的朋友基本都在网上购书,到书店买书的大部分都是不懂或不喜欢上网的老人。”随着电子书的推广,小谭的不少朋友甚至已经不愿意花钱买书,上下班路途很长,他们通常用手机看小说来度过。 □本报记者 李真实习生 李丹
“在网络和电子书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空间越来越小,今后书本也许只能成为收藏品和奢侈品。”济南三联书店经理白峰如此感叹。但是,没有了实体书店,读书人去向何方?记者近日走访了济南民营实体书店,探访了他们的生存处境。
一边干一边赔
民营实体书店命运堪忧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泉乐坊二楼的三联书店,书店布置得古色古香,颇有些私人藏书楼的味道。不过,精致的装饰和典雅的格调并没有为书店带来多少顾客,整个下午这里都是静悄悄,一个顾客都没有。“现在一天如果能卖出十几本书就很不错了。”坐在办公室里,三联书店的经理白峰一边抽烟一边向记者感叹。
1994年,白峰在济南文化东路山东艺术学院旁边开设了三联书店济南分店,书店的定位是只做人文和社科类图书。店面虽小,但涵盖了各类社科书籍,尤其是西方学术文库、商务艺术馆的汉译名著等著作。“我们做得最好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的后半期,当时是在文化东路上,附近大学也比较多,大学生、教师都到我这里买书,每天晚上人满为患,读者寄存的包堆成小山。那个时候大学里的教授对我们书店很了解,在课堂上经常会跟学生说‘三联书店最近来了什么新书,你们去看一下’。”“现在的社会风气在变,大学生也跟以前不一样了,喜欢读书,一到书店里就挪不动脚的学生,现在是非常少了。”白峰的爱人、三联书店财务经理刘莹甚至对以前常来光顾的“孔乙己”们津津乐道:“早前的时候,真的会有人偷书,现在看来偷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想想,他得有多喜欢书才会去偷啊。”
为了生存,三联书店几易其址,从文化东路到珍珠泉宾馆门口,再到山大路数码港,最后又来到了泉乐坊,然而这并没有为书店的经营带来很大改善。“现在是干一天赔一天,到今天已经赔进去两套房子了”,白峰无奈地说,“照这样下去,这次租房合同期满后我们就只好关门不干了。”
同样命运堪忧的还有致远书店:所有店面全面亏损,其中历山路店每年亏损二三十万元。“以前从早到晚不断人,可现在整天是店员们大眼瞪小眼。”致远书店的田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成本,书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将一部分店面出租给了海参店。“书店里卖海参虽然不好,但真是没办法。”
开卷有益,开书店无利
书店成“展厅”,卖书成鸡肋
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时值周末,行人熙熙攘攘,商贩们忙着兜售古玩字画、玉器文具,卖小吃的也不少。而与街道上的热闹相比,街道两旁的书店却冷清了许多,偶尔三三两两的客人则更衬托出书店的萧条。“3年前这里还有300多家民营书店,到了今天只剩下几十家。现在市场上卖字画、玉石的,比卖书的多得多。”科苑书店的张先生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已经营了十几年,“我们书店只卖考试用书,原来还在长清大学城开过分店,现在分店也早已倒闭。”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卖书就是“鸡肋”,能够维持已经不错。比起其他书店来,他的书店还稍好一些,但是长久下去教辅书显然也不是避风港。“现在教辅书种类太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盗版情况。而最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供大于求———学生数量在逐渐减少,并且教辅书有很强的季节性,还要承受电子书、网络购书的冲击,这样下去,不仅民营小书店活不下去,就连民营的小出版社也受不了,整个图书出版行业也会受到冲击。”
在采访中,很多受访者都提到,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来书店只看不买,或是记下书名或是拍下照片,回家再从网络书店上下单购买。”而在今年的2月份,当当网等网络书店更是推出手机客户端“图书封面扫描”功能,这让摆放的图书自然而然地成了网店的“样品”,实体书店就变成了“展厅”。白锋告诉记者,网络书店从出版社能拿到5折甚至更低折扣的进价,而实体书店最多6.5折左右,“有的时候网络书店最后定的卖价,比我进书的价格都低。”致远书店的田经理则告诉记者:“我们也曾做过网站,但是跟当当网、卓越网这样的网店相比,我们毕竟没有优势,他们资金充足,还有已经很成熟的物流网络。”
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市场人士认为,实体书店的“倒闭潮”一方面因为网上书店分走了大量的购书者,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人群已从实体书阅读转为网络虚拟书阅读。对此,白峰表示,现在是实体书店与网店的争抢,此后就是纸质书与电纸书的互搏,在这个大潮中,一家民营实体书店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留一脉书香
期待政府伸援手
面对各种挑战,民营实体书店如何突围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记者了解到,在很多大城市,实体书店正变成体验实体,为顾客提供立体的、多层次的购买体验。把书店与咖啡厅、水吧、游戏厅、艺术展厅相结合,已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台湾诚品书店还把厨房、讲座等搬进书店。“学术类书籍应该有学者讲座,社会文化类图书该有文化沙龙……书店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活动的汇聚场所,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山东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认为。
为了生存,济南民营实体书店也做了各种各样的调整用于自救。在三联书店,一些和“文化”相关的艺术品,如书法、绘画、折扇、紫砂壶等,也都陈列在其中并对外出售。“这样可以缓解书店的经营困境”,白峰告诉记者,他在选书上会保留自己的特色,坚持做高端书和精品书,在选择“副产品”的时候,会做一些有品位、有内涵的艺术品,“也是争取把卖书变成卖‘文化’。”
此外,三联书店和致远书店都邀请过一些作家、学者、艺术家,组织过类似读书沙龙的活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白锋说,一些大学生、年轻读者来店里不是为了买书,而是到此游览留影,书店成了年轻人聚会的场所。白峰称他也想让书店多样化经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做成咖啡馆来养活书店,但是迫于资金不够,转变经营模式很难。“说实话,在目前单靠民营实体书店自身自救是不够的。”
而事实上,虽然很多人已从网上买书,但依然有不少人喜欢实体书店,新浪微博最近发起了微活动,征集实体书店存在的100个理由,其中网友911说:“喜欢纸墨书香,只有在实体书店,走过一排排书架,手指摸过一本本仔细装帧的书,才能真正满足自己小小的文艺情结,不要让这些仅仅存在于回忆中。”
那实体书店能不能寻求政府的援手?记者了解到,在国外,政府扶持实体书店尤其是中小书店的做法早有惯例:法国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加拿大为独立书店购置电脑设备支付一半的费用,日本和韩国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护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而不久前,上海市政府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出资500万资助35家民营实体书店的举措更是让人看到了希望。
英国诗人多恩说过,“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人买书,也没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民营实体书店能慢慢走出寒冬,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留一脉书香,留一块精神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