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京剧版项羽很特别
作者:张彤
时报讯 (记者张彤)瞄准2013年在济南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由济南市京剧院创演的京剧《重瞳项羽》前晚在山东剧院首演亮相,虽然演出创纪录地进行了将近三小时,但观众还是饶有兴趣地看完了整场演出。昨天上午,市文广新局召开座谈会,专门从北京邀请来了近十名专家为该剧把脉。《重瞳项羽》解读项羽的新视角,赢得众专家的一致认可。
剧情:老题材写出了新意
原中国剧协党组书记王蕴明对济南市京剧院继《李清照》、《辛弃疾》之后用两个月时间创作出该剧很是赞赏。“这是一出好戏,整体感觉不错。对项羽的解读视角新,分析他的成败得失,这在中国剧坛上还是第一次。很有新意。”
王蕴明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中国剧协艺委会副主任黄维钧、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钰敏、中国剧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育生等专家的支持,他们认为《重瞳项羽》描写项羽找到了很好的角度,老题材探索出了新意。黄维钧认为,过去表现项羽的戏多半是《鸿门宴》、《霸王别姬》,没有表现出项羽为什么失败?刘邦最后胜在何处?这次新编的《重瞳项羽》却把项羽和刘邦各自的胸怀表现了出来。
现场:为剧情专家起争议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研讨会现场专家们之间还对剧情是否符合历史还展开了争论。
王蕴明、黄维钧认为剧中最后项羽表现出的厌战、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与历史不符,认为应从历史的层面上把握剧情;而王育生则认为这正是该剧的出新之处。他认为历史剧不能处处以历史为规范,好的历史剧并不一定是史实教科书。他还举例称莎士比亚的剧目并不符合历史,但均是经典,人们爱看。
不足:《重瞳项羽》剧名难理解
谈起该剧的不足,众专家一致认为时间太长是首要的问题。“简练是才能的表现。2小时45分钟的演出,观众看着累,应该压缩到2小时20分钟以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院贾志刚认为虞姬之死渲染得有些过度。孙毓敏认为《重瞳项羽》的剧名就不太好让人理解,“重瞳从字面上理解是眼睛有两个瞳孔。她认为剧目的主题要通过剧情表现出来,要给该剧起个符合剧情的剧名更贴切。”
前景:瞄准第六届中国京剧节
《重瞳项羽》以楚汉相争为主线,通过《鸿门宴》、《回江东》、《划鸿沟》、《别虞姬》等经典历史故事,以崭新的历史视角,诠释一个固守仁义礼智信而不知政治权术、真诚可爱、敢担当而胸无城府的项羽。
济南文广新局李向明副局长告诉记者,最近剧院将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消化吸收,并商定剧目的修改意见,力争8月底前拿出完整的修改思路,参加今年底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