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国作家济南行|常芳《有山名鹊 有山如华》
所以大明湖的水面之大,今天似乎无法想象。根据现有的资料看,至少是唐宋两朝,泛舟明湖,可以从现在的水域直通鹊山华山。那时还没有黄河,黄河是1855年才改道大清河入海的。
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才会写道: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可以想见唐宋时期的水面何其大,华山在烟波浩渺中恰如一枝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这是赵孟頫写趵突泉的诗。人们可能觉得好奇,趵突泉的水汽何以会和华不注山连在一起了?如果当时的水面从大明湖直到华山脚下,汩汩奔涌的趵突泉水,汇入明湖水系,水波连天,就不难解释诗人的夸大之词了。
我在一部小说中专门写了《鹊华秋色图》里的水泽,试图还原千年前的一幕。
这一年的冬天,一直温暖的江南飘起了又薄又轻盈的白色雪花。回到杭州的赵孟頫坐在火炉边,眼睛凝望着细格窗子外翩然起舞的雪花,断断续续地和朋友谈着北方的人情与风物。和他不同,北方是他朋友的故乡。等他们再次谈到他生活过三年的济南时,朋友眼睛里淡淡的怀乡愁绪,让他慢慢地站起来,去水盆里净了手,又慢慢地走到桌案边,开始画一幅后来使这座城市亦随之增色的泽国风景
有山名鹊,有山如华。它们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旷达,一份寂寥,一份悠远。千年后,我们不禁感慨,同样的景致,为什么直到元代的赵孟頫才绘出了《鹊华秋色图》,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果真如苏格兰谚语说的,不是熊找到了蜂蜜,而是蜂蜜找到了熊?
而算起来,我来济南已有20年之久,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正如赵孟頫的诗句,谁令坠尘网,婉转受缠绕。
在写关于济南城市记忆的长篇小说《桃花流水》时,我采访了很多济南老城的老人们,听他们回忆泉水涌流的日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明湖周边的人家夏天吃凉面,都是端着刚煮好的面,到护城河水或者大明湖水里荡一荡,热面就变成了凉面。当然那时的鹊华桥还在,站在桥上还可以远眺鹊华烟雨。
(常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史》《桃花流水》《第五战区》,小说集《一日三餐》等。曾获上海文学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濠电偞鍨堕幐鎼佀囬柆宥呮槬鐎广儱顦粈鍌炴倵閿濆骸浜濋柣鎺戞健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闂備胶枪缁绘劙鎮ч幘姹団偓鍌烆敃閿曗偓缁€鍡涙煥閻曞倹瀚�闂備焦瀵х粙鎴﹀嫉椤掑倻鐜婚柟閭﹀枓閸嬫挾鎲撮崟顓犵暤闂侀潧娲らˇ鐢稿箖椤曗偓椤㈡洟顢楅崒婊庢Х濠电偛鐡ㄧ划鐘诲礂濞戞氨绠旈柕蹇嬪€曢悿顕€鏌涢埄鍐炬畼闁告ɑ妫冮弻銊モ槈濡粯鎷遍柣搴㈡皑閸嬫挸顕ラ崟顐僵妞ゆ帒顦伴埢鍏肩箾閹寸偞灏ㄩ柛瀣尵缁辨捇宕橀埡浣轰桓婵犫拃宥咁洭濞存粍鎮傞弫鎾绘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