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泉城夜宴再添新景,千年府城再现曲水流觞盛典
老济南" 曲水流觞" 的由来
修禊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风俗,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人们到水边采兰、沐浴、嬉戏、饮酒等,以求祛除不祥,得到幸福。分春禊(阴历三月三)、秋禊(阴历7月14日)。
史上最著名的修禊应为公元353年山东琅琊人王羲之兰亭修禊," 曲水流觞" 典故由此而来。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水边,做流觞曲水之戏。游戏充满文趣,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是让盛满美酒的觞顺流而下,置于水上停于某人之前,他就必须即席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这天,有26人作诗,编成了诗集《兰亭集》。王羲之为其作序,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由此诞生。王羲之乘兴作《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被后世推为" 天下第一行书" 。
济南关于曲水流觞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 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 。
真正把修禊发扬光大的,是自称济南人的王士禛,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主盟诗坛,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清顺治14年(1657年)秋,24岁的王士禛与济南一众名人集会于大明湖南岸天心水面亭,即景挥毫《秋柳》诗四章,句句写柳,通篇不见一个柳字,风格独特,境界高远,令人叫绝,震惊文坛,历下文人在此成立" 秋柳诗社" ,并建" 秋柳园" 。此次济南春禊,可为清代修禊名扬青史之发源和预演。
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三年(1664年),王士禛曾两次主持修禊于扬州虹桥," 虹桥修禊" 由此名垂青史。
在历史传说中,济南的曲水流觞不但是文人雅士的聚会,也是民间的盛会,传说中康乾盛世期间,乾隆下济南回京,路过济南,恰逢三月三修禊盛会,天子还乔装打扮,与民同乐了一回。
百花洲泉水人家民俗馆馆长管延伟曾深度参与明府城文化项目,通过广泛考证,整理民间传说,他创作了《芳洲修禊》,还原了这一幕:修禊康乾,别有洞天。遥想当年,巳日上元。三月又三,流杯池畔。柳绿飞鸢,锦鲤蹁跹。曲水潺潺,流觞款款。州僚宾燕,醉分愚贤。
天子乔扮,万民齐欢。雅俗领冠,传世美谈。
综上所叙,沐浴修禊之俗,曲水流觞之雅,一方面体现上古神秘的宗教遗风,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后世消灾祈福的民族心理渊源,也塑造出一个诗画一般美丽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