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农缘何要放弃“老本行” 假蜂蜜严重扰乱市场
济南日报
蜂蜜产业被誉为最健康的产业之一,既不与养殖业争饲料,也不与种植业争水土,仅利用自然界中的百花资源就可制造产品。就这样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本应成为农民增收的着力点,但眼下大多数蜂农却陷入养与不养的纠结中,原因何在?
济南蜜源植物越来越少
现在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济泉黄岩蜂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依增刚刚带着他的蜜蜂从江苏盐城、兴化一带的油菜花田里归来。在济南生产为何要去江苏采蜜?王依增告诉记者:过去南部山区漫山遍野都是槐花、枣花、荆条,但现在农民都去种果树了,蜜源植物越来越少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王依增的蜂蜜年产量可以达到2000吨,但现在即便是全国各地采蜜年产量也只有400吨。
济南的蜜蜂产业多数集中在南部山区,总共有170家蜂场两万箱蜜蜂。如果说大型蜂蜜加工企业还有条件带着蜜蜂去外地采蜜,那对于不成规模的散户来说只能听天由命。杜文胜是历城区仲宫镇的老资格蜂农,养蜂已有20年历史,他的岳阳蜂场过去靠传统的一亩三分地足以维持生计,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采蜜时不得不带着蜜蜂转场到几十公里外的药乡。
假蜂蜜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目前,济南蜂蜜产业由大型加工企业、合作社和散户组成,但这些正规军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许多假蜂蜜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
近日,记者来到南部山区的岳阳蜂场看到,该蜂场目前的规模是80箱,每箱有蜜蜂4万只左右,杜文胜告诉记者,每箱一年大约能出25公斤蜂蜜,蜜蜂的饲料都是一级白砂糖,价格自然不菲,再算上蜂箱、隔板等费用,成本在每公斤7.5元左右,而售价是每公斤10元。假蜂蜜用果脯糖浆勾兑而成,且浓度与真蜂蜜相差无几,结果真蜂蜜就卖不上价钱了。
中国蜂蜜协会副会长、山东东营蜜蜂研究所所长宋新仿表示,蜂蜜价格低是由多方面造成,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假蜂蜜比较多,把蜂蜜市场搅乱了。另外,养蜂人多在深山、田野放蜂,缺乏销售渠道。
养蜂业后继无人
养蜂一般都是家族继承式发展,但时下蜂蜜价格上不去,所以多数年轻人都不把养蜂当作事业来干。就拿杜文胜的儿子来说,他在小时候跟着父亲一起采蜜,但长大之后却选择到镇上做电器销售,杜文胜面临着养蜂后继无人的难题。现在多数养蜂人都五六十岁了,附近还有80多岁的,这一行不挣钱而且太辛苦,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采蜜一般都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蜂农们必须全副武装。还要追逐连片开花的植物,在地上搭个简易棚子就是家,不分昼夜地守护蜜蜂,吃饭更是有上顿没下顿,年轻人多数选择另谋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