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中锐:心中有大众,艺术有乾坤
山东商报 文/记者 焦腾 图/记者 王晓峰
薛中锐身上有很多标签,演员、说书人、朗诵表演艺术家、话剧演员、影视演员、剧作者、教授……每一个标签都熠熠发光。从1955年至今,他始终坚持走在文学、艺术的路上,用严谨专业的态度,打破了许多“可能性”的限制,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舞台和影视角色,同时,也完成了从创作到表演、从理论到实践、从表演到教学的无数个转变。今年81岁的他,依旧繁忙,不固步自封,不停下脚步,每一步依旧扎实,每一步都要对得起观众。他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今年81岁的薛中锐依旧气度非凡,沉稳厚重之中又有俊逸之气
演员薛中锐
“说来话长。”说起自己的艺术生涯,薛中锐微笑着喟叹。
记者面前的薛中锐先生,发已花白,年至耄耋,依旧气度非凡,沉稳、厚重之中又有俊逸之气,这会让人觉得恍惚,面前的老先生竟是“首辅大臣索额图”,是十五志于学的“布衣孔子”?
这样的缓静沉稳之风,自与数十年的积累沉淀有关。若再追溯,则源自幼年。1937年,薛中锐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请了私塾先生,为他们讲授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渐渐地,薛中锐对文学产生兴趣。而父亲为了锻炼薛中锐,也曾坚持每晚让薛中锐给他读报纸。这些经历,都为薛中锐以后的文学素养及台词功底打下基础。
19岁时,薛中锐考中央戏剧学院不得,最后进入山东省话剧院。就这样,演了一辈子话剧。薛中锐的话剧作品数不胜数,比如《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悭吝人》《决战》《沉浮》《苏丹与皇帝》《基度山恩仇记》《布衣孔子》等等,每一个人物均生动鲜明。在上世纪60年代初,便已是省话剧院的台柱。那时的艺术家们,对每一个角色都异常诚挚谦恭,艺术来源于生活,他们就扎根于生活。
相比之下,对于历史人物的演绎难度则稍高。“《布衣孔子》就是一个非常难的话剧。当时,他们找到我,我真的不敢演。”为了表演好孔子,薛中锐开始阅读经典、查资料,从《史记》到《论语》,在史籍中感知孔子的灵魂。两个月后,薛中锐胸有成竹,告诉导演,“现在行了,我可以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