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 记者 焦腾
初见刘广玺,身形消瘦,一副眼镜更觉温和低调,他的话不多,并不见舞台上的嬉笑怒骂,一时很难将面前这位73岁的老先生与国家一级演员、曲艺作家、相声表演艺术家联系到一起。只是一提到相声,刘广玺便神采飞扬。今年73岁,在曲山艺海里行走50余年,刘广玺从没想过离开这一行。这皆源于心中挚爱,而这份挚爱背后凝聚的正是光阴与相声的故事。

73岁的刘广玺老先生,只要一提到相声便神采飞扬。记者 王晓峰 摄
偷入曲艺团
上世纪50年代初,济南的南岗子、大观园、西市场里有很多书棚,民间艺人刘剑秋、马金良、王凤云等人常常在这里撂地说相声。刘广玺最早接触相声,就是在这里。很快,他对相声的喜爱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逢年过节家里给的压岁钱都用来到茶社听相声了,一边听,一边“偷师”。
1960年,山东省曲艺团招收曲艺班学员,刘广玺便用三个表演——相声《新学四相》、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诗朗诵《静夜思》顺利通过了考试。但当时艺人地位不高,思想传统的父母并没有觉得学习曲艺是一条好出路。
“父母不同意,我又真心喜欢相声,怎么办?我向大姐求救。”刘广玺说,他希望大姐能帮助自己去曲艺团。
就这样,刘广玺在大姐的帮助下,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紧急收拾好被褥去曲艺团报到了。“报到那一天是4月15日。”刘广玺对报到的日子记忆深刻。从这一天起,他正式开启了相声生涯,这一年他15岁。
即便如今过去近60年,提及这段“偷入曲艺团”的经历,刘广玺依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濞戞挸顦遍崺宥夊礂鐎n偅鐒块柨娑虫嫹闁稿繐鐗撻。顐﹀礆閿燂拷闁挎稑鏈粣鎰偓瑙勭箓閵囧鎮顒傜濞存粠鍏涚粭銏ゅ疮閸℃鍘旈柨娑樻湰鐎氱偓寰勫顒夋▼濞戞挴鍋撶紓鍐╁灦婢э妇浜搁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