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村医赵奎发的“走村”人生 坚守40年往返10来个村落间
赵奎发到村民家里问诊送药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走在路上,碰上赵奎发的村民,都会亲切地喊上一句赵大夫,赵奎发总是乐呵呵地点头应着。十里八乡,没人不知道赵奎发的名字,甚至在山那边的泰安一些村里,村民也对赵奎发并不陌生。在他看来,得到村民们的敬重和信任,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就值。
时间倒回到1975年,赵奎发初中毕业后原本在村里干会计。后来父亲得了肺气肿,看着父亲生病,赵奎发心里很不是滋味,暗下决心从医。1978年,村里卫生室招聘,他开始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卫生室帮忙和学习。1980年,赵奎发如愿考上卫校,毕业后,赵奎发又回到了黄巢村卫生室,成了一名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近40年。
这些年里,从刚开始步行,到后来骑自行车,再到现在骑摩托车,赵奎发说,摩托车都骑坏4辆了,这是第五辆。一年365天,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从来都是随叫随到,过年也不例外,节假日更是如此。儿子喊他去城里住几天,他因不放心这些村民而多次拒绝。赵奎发觉得,这些村民需要他,也离不开他。
他的心,村民们是看在眼里的。2012年,赵奎发在出诊的路上出了车祸,血流满面的他被送到医院,医生建议他留院观察,他却因放心不下村民而匆匆返家。上门探望的村民络绎不绝,那几天村里所有的鸡蛋都被买光了。说起这些,赵奎发有些骄傲又有些动情,这些礼很重,可能用一辈子都还不清。
赵奎发的卫生室里,有厚厚的一沓欠条。欠条上的钱加起来已三万块有余,那都是家庭困难的村民们欠下的。没钱也不能不看病啊,赵奎发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
年前,有自媒体给赵奎发拍了视频发布到网上。底下的评论,大多都是找他看过病的村民,有村民写到,正月十五晚上12点多,我爸妈煤气中毒,给赵奎发大爷打电话,十分钟左右就到我家了,村里没有氧气瓶,他就给找了面包车并帮忙把爸妈送到医院。还有的村民留言:从小就看你给人打针看病,转眼我都奔三了,你是咱村的骄傲,祝你健康赵爷爷&hellip&hellip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2000年,赵奎发查出直肠癌。患病的原因,据分析主要是因为吃饭休息都不规律。幸运的是,由于救治及时,做完手术到现在,赵奎发未再复发。村民们把这归因于好人有好报。
手术后家人心疼赵奎发,想让他趁着生病歇歇,但是他闲不住,稍微舒服一点就到卫生室,坐在那张年岁久远的桌子前,给病人问诊、开药。
2017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国村卫生室人员达143.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0万人,注册护士11.6万人,乡村医生93.3万人。同时,2016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8.5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900人次。
有报道称,乡村医生还面临一些困境,比如医疗责任风险大、养老保障有待加强等。赵奎发也证实,现在村医这份工作愿意干的人不多。
只要村民有需要,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说话间,赵奎发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背起药箱,骑上摩托车,消失在山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