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61岁农民迷摄影30多年被指不务正业 回应称精神富裕
宝鸡打工 涉足摄影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谢万清迫于生活到宝鸡等地打工,在货运铺拉架子车。无论去哪里干活,他胸前的挎包里始终装着一台“红梅”牌照相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把镜头开始对准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拍摄他们的的生活起居和在城市里的生活。
那段日子里,谢万清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帮专业搞摄影的朋友。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当地某文化单位专业搞摄影的老师,后者被谢万清的精神打动,经常送他胶卷,还教他如何把照片拍得更好。从这位老师这里,谢万清第一次知道了自己这些年拍摄的农村题材有一个名字叫纪实摄影。这位老师还告诉谢万清,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价值。这番话令谢万清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果说以前他只是将摄影作为一门爱好的话,从那个时候起,摄影已经被他看做了终生奋斗追求的事业。
在这位老师的帮助下,在宝鸡打零工的谢万清慢慢认识了摄影圈子里的很多人。1989年春节,在几个朋友帮助下,谢万清在宝鸡市文化宫举办了一个小型影展。影展虽然不怎么轰动,但一家影像公司的老总看中他的朴实和敬业,邀请他去影像公司暗房工作。
到影像公司工作对于谢万清来说无疑如虎添翼。接触的行业人士多了,他的视野和专业知识也更丰富开阔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跑回陇县去拍照,不仅拍各种乡村和小县城题材的纪实,还帮当地的山区的农民们拍全家福,帮老人们拍遗像照,很少收取费用。
这期间,谢万清开始尝试着参加一些摄影赛事。比如他给在日本举行的第50届国际摄影沙龙寄去了几张作品。虽然最终未入选,但组委会很认真地给他回了一封信,评价他的作品“没有虚假,没有修饰,散发着‘火炕’的味道”。
就在谢万清准备将摄影作为改变命运途径的时候,一次意外打击让他最终决定离开城市。那是2000年左右一次摄影圈朋友在宝鸡的聚会,他还像往常一样抱着他的“红梅”120相机在活动现场游走。一名也属于摄影发烧友的男子嫌谢万清无意中挡住了他的长焦距镜头,于是指着谢万清手中的相机破口斥责:“这样的垃圾东西还不赶快扔了,你以为自己拿的是古董啊!”谢万清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默默离开活动现场,发誓以后不再进入摄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