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凌峰 图源:视觉中国

2017年01月05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有一位老人带领着全村男女老小,跟大山“逗留”了半个世纪,最终在黔北的深山绝壁上,锻凿出了一条让人叹为观止的水渠。图为1995年初,一条宽40厘米、高50厘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水渠建成,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

2017年01月05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有一位老人带领着全村男女老小,跟大山“逗留”了半个世纪,最终在黔北的深山绝壁上,锻凿出了一条让人叹为观止的水渠。如今,在陡峭蜿蜒的山脉之间,一条7200米长的水渠盘旋而过,绕三重大山,过三座绝壁,穿三道悬崖,所到之处常人难以立足,一边是陡峭崖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唯有顺渠而下的股股清泉诉说着这里几十年开山饮水的故事。凿开悬崖绝壁,打通生命水渠,引来希望之水。目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已迅速掀起学习黄大发老支书的精神热潮,他的事迹已被入选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开展的“贵州榜样·最美人物”评选人名单。

“过去,在我们草王坝村的时候,单身汉比较多,很多都谈不了媳妇,在当时没有水和大米,女娃娃都往外走了。”黄大发今年82岁,他在草王坝当了50年的村支书,也与这方土地胶着一辈子。 婵炴垶鎸搁ˇ閬嶅春瀹ュ绀傞悗锝庡亝閻掑潡鏌ㄥ☉铏闂佺ǹ绻愰悧鎾汇€傞锕€绀嗛柨鐕傛嫹闂佹寧绋戦張顒傜玻閹邦喒鍋撶憴鍕畵闁靛洤顦甸幃顕€顢曢鍌滎槷婵炲瓨绮犻崗娑氱箔閵忋倕鐤柛鈩冾殘閸樻棃鏌ㄥ☉妯绘拱閻庢氨鍋撳鍕潩椤掑鈻兼繛鎴炴尨閸嬫挾绱撻崘鈺佺仸濠⒀嶅娴滄悂鏁撻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