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位“老三线”重聚济南泪流满面 50年前支援西宁建设
故人几十年未见,见面泪流满面。记者 王倩 摄
“老伙计,真的是你啊老伙计?”17日上午9点半,军区五所的院子里,两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握在一起后,声音因为激动颤抖地说。他们都是50年前,举家到西宁支援三线建设,在那儿建设成立西宁机床一厂的880位济南人之一。17日,因为每个人都割舍不下的青海情结,近700人重聚济南,“见上这辈子可能就是最后一次的面。”
30年未见泪流满面
“1965年,我20岁,还是个学徒工,被厂子里挑中,要送去青海西宁支援三线建设,那不是说你愿意不愿意去、想不想去的事情,而是一种荣耀。”17日上午,70岁的李振同,终于又和曾经一同奋斗过的老伙计们见面了,提起50年前的时光和人时,他声音哽咽地说那些曾经有苦有甜的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怎么都忘不了。
“当时济南机床一厂的一个关键产品花键铣机床,全国就咱们机床厂生产,我们生产出来的工作母机设备,是制造拖拉机、汽车、核工业、军工的重要机器。”为了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这个产品要搬迁到西宁市,所以就必须整个车间都过去,为这个车间服务的整套管理人员、技术工艺、供应、财务等880人,就在那个时候,作为筛选出来的“好人好马好设备”,一同去了青海。
说这话的是今年已经69岁的于振强,当年他的父亲作为济南机床一厂的厂长,率先举家迁往西宁,于振强说,600多“老三线”和他们的二代们,就这样聚在了济南,“离别至少20多年,有些老伙计,不自报家门已经认不出来了。”
回忆起当年甜比苦多
880个技术生产骨干,带着2000多家属坐着专列来到西宁,头一件面临的大事儿,就是要把新的机床厂建起来,“当时的任务是当年搬迁当年投产,我的父亲早在1964年就到了那边,选址建厂,等到第二年6月份大部队到达之后,当年的10月1日就生产出了崭新的设备,直接填补了西宁这项工业的空白。”
但现在说起来满是荣耀的事情,在当年,是近900人在西宁奋斗了整整一代人的结果。“我们刚过去的时候,要求先生产、后生活。那边跟在济南的生活是天壤之别,住的是藏民的帐房,地窝子,在车间打地铺,住还没投入使用的车间的厕所。”今年已经快80岁的张继祥和韩百祥说,他俩当年负责厂里的经营销售,“吃的是青稞面,可因为是高原环境,面和饭都煮不熟。”
“我们都是拼了命地生产干活,下午4点半下了班,没有继续休息的,都拿着铁锹,继续到周围开山,一直干到晚上9点太阳落了山。”当年的高级技术人员黄家纯拿着一张老照片回忆说。
老三线二代来寻师父
“献完青春献子孙”,这句老一辈的口号在于振强的妹妹于振力心里念叨了一辈子,“高中毕业,18岁那年就随父亲过去了,在那儿待了七年。”但这七年对于青少年时候的小振力来说,却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经历。“得了很严重的高原不适应症。”在西宁念完了医科大学的于振力,之后回到了济南,而哥哥于振强,依然同父母一起在西宁机床厂奉献着。
这样的家庭,在支援西宁建设的济南人中,简直再常见不过了,“很多人都是50年前过去,在那儿退了休,子女也都在当地扎了根,想回济南,没处可去,只有在那里终生。”另一些人,因为对故土实在眷恋,退休之后立即回到济南,投奔子女;不少老三线的二代,在那里生活长大考上大学,又回到济南工作,“但心里始终有一份浓浓的青海情结,在济南见了从青海来的人,有说不出的亲切。”
17日上午,70岁的李振同见到了65岁的徐善明,“这是我当年带的小徒弟,后来他去了北京,听说有大聚会,专门提前从美国休假回来见一面。”同样是寻着师父而来的,还有如今西宁机床一厂的厂长谭嵉,他师父不是别人,正是第一任老厂长的儿子于振强,“一个车间的师徒,差不了几岁,说是师徒,更是小兄弟。”50年过去了,如今这些两鬓间都长满了白发的“小兄弟”们再次见面,他们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或许就是此生最后一次见面,而他们也想让更多人了解到,那一段济南人曾经奉献在高原上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