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宗教修行还是生活方式?
仅在美国,就有1500万人常年修习瑜伽,形成了产值达数十亿美元的产业链。尽管修习者背后的动机不尽相同,有人为强身健体,有人为修身养性,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瑜伽和宗教似乎没有多少关系。然而,最近由“美国印度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带瑜伽回家”运动,却将瑜伽的宗教性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瑜伽究竟是属于印度教范畴,还是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起初,“带瑜伽回家”运动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举行,只是今年1月在“美国印度基金会”网站上贴了一篇文章,指出瑜伽的哲学理念最初出现在印度教的经文中,之后也一直是印度教教义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在西方世界,印度教始终被简单归类为一种崇拜“种姓制度、牛和咖喱”的多神信仰,所以绝大多数美国人宁可将瑜伽视为某种超越时空的、灵性的“印度智慧”的传承,而非宗教。几个月后,基金会的创始人Dr. Aseem Shukla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并提出了更尖锐的观点:印度教成为了 “明目张胆的知识产权盗窃”的牺牲品,而其始作俑者正是一代代印度瑜伽老师,是他们“在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祭坛上奉献了一笔宝贵的宗教精神财富”。这篇文章引起了在印度出生、现定居美国的新纪元作家狄帕克·乔普拉(Dr. Deepak Chopra)的反驳。长期致力于在西方社会推广印度医学和瑜伽等印度传统文化的乔普拉认为,这场运动是错误历史观与狭隘民族主义结合的产物,并指出印度教具有“自我封闭”等局限性,不足以独占瑜伽的归属权。
两人的争论在瑜伽爱好者、在美印度人和宗教学者构成的狭窄网络世界中得到了病毒式的传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瑜伽专业杂志《瑜伽杂志》今年9月号上,也有文章暗中提到这场归属权的运动论争,暧昧地称“瑜伽的真正历史是一个谜”。很快,由来已久的基督教与瑜伽可否兼容的问题也重新浮出水面。要知道,现在正流行的瑜伽教学中融入了许多基督教的内容,修习者并不像传统瑜伽课那样在老师带领下发出长长的“om”之音,而是由圣方济各的简单祷告词开始。美国南方浸信会神学院院长小阿尔伯特·莫勒(R.Albert Mohler Jr。)表示,他赞同瑜伽属于印度教范畴,所以修习瑜伽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相容,“基督徒不被要求放空自己的心灵,也不被要求视自身躯体为与神相连接的一种手段,基督徒要做的是冥想上帝的话语”。很多修习瑜伽的基督教徒并不赞同他的观点,反倒认为修习瑜伽可以获得心灵的平和,从而更好地理解基督信仰。然而,梵蒂冈显然对此并不认同,早在1989年,他们就发出文件,声明修习例如瑜伽这样的东方传统“会蜕化堕落成为对于躯体的异端崇拜”。
论战上升到各方针锋相对的局面。身为泌尿科医生的第二代在美印度人Dr. Shukla表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当初的料想。“我们当初开展这场瑜伽归属权运动,其实真的只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考虑。孩子们去上学,告诉别人自己是印度人,没人会对他们说,‘啊,了不起,印度人给全世界带来了瑜伽’。他们只会问他,‘你属于哪个种姓’或者‘你会向神猴祈祷吗’,因为那就是美国人心目中对于印度教的全部理解。”
最支持这场运动的无疑是类似Dr. Uma V. Mysorekar这样的在美印度人社团领袖。她在纽约皇后区领导着一个名为北美印度庙宇协会的组织,主要工作是帮助全美各地的印度人团体修建庙宇。身为印度移民,她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场论战。“我们那一代人,忙于安身立命。如今的第二、第三代移民开始试图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告诉周围人:我们的文明曾经对全世界做出过巨大贡献,这一点必须要得到承认。” 在这家协会的Ganesha神庙地下室中,也办着一个瑜伽班,学生有60位。开始上课前与课程结束后,老师都会带领学员做一段印度式的祷告,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生活中已经开始修习印度教了。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35岁的社区领袖Shweta Parmar负责一个健康与冥想团体,她从小就在印度人社区长大,“瑜伽属于我们传统的一部分,没错,但瑜伽仅仅就是属于印度的?我不敢这么说,也不会这么说”。
对于这场瑜伽的品牌和归属权之争最感困惑的,无疑是许多瑜伽修习者。27岁的戴斯蒙德是布鲁克林区威廉姆斯伯格的一位瑜伽老师,她说:“瑜伽不属于任何人,瑜伽并非是一种宗教,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修身养性的方法。老师告诉过我们,瑜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教尚未诞生之时。”和一些宗教史研究者一样,戴斯蒙德也相信,瑜伽源自公元前3000年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所创建的吠陀文明,远远早于印度教的出现。也有些历史学家指出,关于瑜伽最早的文字描绘确实出现在印度教经典《摩诃婆罗多》中的《薄伽梵歌》,但这也无法证明瑜伽来源于印度教,因为印度教本身便脱胎于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创建的婆罗门教。
《纽约时报》发表了关于瑜伽宗教性论争的长文后,在网上引发了100多条跟帖。北卡罗来纳州的瑜伽老师Iris Padgett还专门写了封信给报社编辑,登载后受到了许多普通瑜伽修习者的支持:“说瑜伽‘属于’印度教,就等同于说祷告‘属于’基督教。瑜伽是一种修行,一种获得成长和追求平和的工具。鉴于它原本是一种印度人的修行,我们或许可以表达一下礼貌的感激之情,但如今它在身心上给人带来的益处早已超越某一个群体的范畴。作为瑜伽老师,我喜欢在课上传授关于包容性和接纳他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试图将瑜伽放入某个宗教范畴之内,反而错失了瑜伽这个美丽事物的本质:瑜伽其容乃大,足以接纳所有的信仰系统。身处美国这样一个如此强烈信仰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国度——其中就包括宗教自由——但又常常为找到一个共同的宗教基础而付出许多工夫,我觉得瑜伽恰恰是一个完美的契机,可以将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拉到一起,构成一个有着健康、良好祝愿、感恩、接纳他人以及个人和精神成长等共同价值观的良好共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