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华师大平均每天读一本书的阅读达人是如何练成的
马俊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博士三年级学生,年度借阅图书243册,位列博士生年度借阅榜第二位。马俊从初中开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高考前夕,他还在没日没夜的读金庸。直到父亲把他从邻居家借来的一本《笑傲江湖》撕掉之后,他的热情才有所收敛。
由于学业的原因,如今的马俊渐渐把一些爱好转变成了事业,在图书馆借阅的相关图书也都转变成了研究。他觉得在读书的时候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容易遗忘,能记住的大多与自己所考虑问题相关。因为人的思维总是把自己关心的东西整合入记忆中,而把那些不关心的东西遗忘,这种记忆也可以说是理解。
当被问起如今是否还喜欢金庸的时候,马俊说:“现在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还喜欢读他。读得越多,越难说自己喜欢哪位作家。喜欢是一种感性的认知,读书多了理性就多起来,理性一多就吹毛求疵,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
《斐多》
如果说极力推荐的书,马俊选择柏拉图的《斐多》,因为这本书所体现出的古希腊人对于人生的认真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澎湃新闻:你在图书馆借阅的书更多用于学术研究还是个人爱好或其他?
马俊:现在借书更多地是用于研究吧,不过曾经也借阅很多与爱好相关的书。一些爱好转变成了事业,所以借阅相关图书也转变成了研究;一些爱好因为研究也无暇顾及,所以相关的书借得也少了。
澎湃新闻:在你的日常阅读中有几成书是精读?几成是泛读?精读和泛读都有哪些技巧?
马俊:因为我是做哲学的,一般读书不可能泛读,否则就没法形成连贯的理解。不过写论文时会泛读,泛读是为了查阅一些原始文献和二手资料。精读肯定是远少于泛读的。
澎湃新闻:你喜欢通过纸质媒介还是电子媒介阅读书籍?它带给你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马俊:我更多地读纸书,电子书读得很多的经历也有。我觉得电子书更适合读小说,如果读一些学术著作,不大方便前后翻检。电子书也有优点,可以检索,我觉得这点可能已经对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影响,因为以前的人要找这本书这个概念出现在哪里,要花大功夫,现在这个工作是最简单的。
澎湃新闻:有人说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有人说读书要和别人交流,如此才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你怎么看?
马俊:嗯,确实蛮重要的,不过交流首先是要有差不多的语境,有相近的背景。因为人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别人可以告诉自己一些没有涉猎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