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种植蘑菇带乡亲致富
来源:陕西传媒网
厂区全貌
王浩春察看平菇的长势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人更是想方设法的想进入“体制内”工作以求安稳。然而,有这么一个陕北90后小伙,他放弃了在矿务局月薪4000多元的工作,毅然返乡创业,带领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过上红火日子。
他叫王浩春,年仅24岁,是位典型的腼腆陕北后生。当同龄人大都还在校园里享受最幸福的时光或者刚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打拼时,他已经是一位管理着大几十号人的少年厂长。虽然工人们都称呼他为“小王总”,但正是这位“小王总”好几次乾纲独断的决策让这个生产食用菇的厂子越来越红火,因此工人们也越来越“服”这位“小王总”。如今,他已经带了村里30多名乡亲一起干,未来他还计划让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都加入进来一起致富。
放弃工作暗下决心要帮村里乡亲们富裕起来
家住陕北绥德县艽园沟乡高舍沟村的王浩春2010年毕业于山东煤炭高级技工学校,由于工种紧俏的缘故他顺利就在临沂矿务局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今大学生月薪普遍低于3000元,而四年前王浩春每月的工资就达到了4000元。然而渐渐的,他厌倦了这份工作。
在外打拼挣钱的日子里,他每每想到父辈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苦劳作,也未能改变生活的贫困时,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帮村里的乡亲富起来,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虽然那时很稳定,却再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王浩春说,“还有就是受到父辈们的影响,觉得像他们那样拼一辈子才够爷们。”
王浩春回乡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直到去年5月份,归心似箭的王浩春毅然回到了他土生土长的高舍沟村。仅仅一年多时间,最初的梦想开始暂露头角。在韭园沟乡宁静的乡间路上,放眼望去,一处平坦草滩地上的大型建筑房,格外惹眼醒目,这里正悄然孕育着一位90后的现代农业梦——食用菌种养殖。
创业伊始认准方向在坎坷中不断突破向前
王浩春在一次外出考察中,意外发现“食用菌种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这样的现代养殖在当地还是一个空白,这让他眼前猛地一亮。打这儿起,他就到处奔走调研,请专家反复论证。一番斟酌,他一门心思搞起了“食用菌种养殖”。
掏出家底,又贷了些款,他筹集了700多万元,启动了项目。一块20亩的草滩地开启了创业之路,从土地平整、水电路到厂区等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谋划的项目也有人质疑过,但最终他没有动摇自己的选择,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完成了所有审批手续,成立了绥德县韭园沟乡恒业现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第一步往往是艰难的迈出,尽管已拥有了大型厂区、研发实验室、先进的设备、丰富的原料。但在今年的5月份,由于液体菌种培育科技含量较高,技术人员经验缺乏,出现了菌丝体发育不成熟,培养料碳氮比失调、培养料酸化等问题,导致无法出“菇”,直接损失了80多万元。
就这样,王浩春的第一次菌种培育宣告失败,此时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分析和琢磨后,王浩春意识到光有研发室,没有精湛的科研团队万万不行。为此,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参加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市场流通峰会,通过和与会教授咨询,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专门诚聘了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液体菌种的培育能力。
在试验的三个月里,技术员凝神聚力,7月8日终于迎来了菌种培育的成功,此刻将意味着首批平菇、灵芝、杏鲍菇、黑木耳、金针菇、茶树菇、秀珍菇、双孢菇等多个品种的“液体菌种”培育成功。
不忘初衷让乡邻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这个项目的建设,为村里带来了无线生机,让很多村民有了事干、有了钱赚、有好日子过。同时还将带动更多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为他们送去创业的希望和动力。”艽园沟乡党委书记霍海军感慨道。
王浩春不忘初衷,在目前规模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就为30多名乡邻提供了就业岗位。他还为韭园沟乡“幸福院”里的所有老年餐桌无偿提供新鲜的食用菌菇,让他们尽情享受这份温暖。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工人主要从事蘑菇采摘和装袋工作,强度相当低,工人们几乎都是在不影响自己手头事情的情况下就把钱赚到。
“这里干活既干净又卫生,也不会感到特别累,以前想过外出打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真是高兴。”马连沟村的薛大妈乐呵呵说着。
“浩春很有想法,有干劲儿,从回村到建厂投产,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我可以说是个见证人。”高舍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亚雄说,“一些群众在这里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每月不仅有两天的带薪休假日,还为每位员工购买了安全保险,他用人性化的管理,让大家工作起来更加愉快、安心。”
展望未来坦言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一期育种间、养菌间和二期出菇间的厂房已建成投运。现在平菇已正式投产,日均生产新鲜食用菌7000公斤,已经向周边县区开始销售批发了。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预计年生产能力达到2100吨,年产值1100万元。
王浩春向记者坦言,他现在压力很大。“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现在必须要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好,只要这样才能带动乡亲们增收。”王浩春说,“现在主要就是资金缺口比较大,希望政府能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王浩春向记者描绘,在未来争取吧食用菇做成艽园沟乡乃至绥德县的特色,到时候只要政府向老百姓修一批大棚,他来负责向乡亲们免费发放种子和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到时候乡亲们就可以体面的赚钱了。说到这里,王浩春的脸上乐开了花,仿佛看到了那一天一样。
“现代设施农业必将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创业才刚刚开始,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多。”在“现代食用菌产业”前冠上“恒业”二字,王浩春有他的深意: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