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驻鲁“211工程”高校就业联盟2014届毕业生供需双选会在山大中心校区举行,上万名大学生在近500家用人单位中“捞饭碗”。
“已经记不清投了多少份简历,现在还没找到工作。”16日,驻鲁“211工程”高校就业联盟2014届毕业生供需双选会在山东大学举办,一位女生拿着一份用人单位的名单,每投一份简历就划去一个,虽然找了两个多月工作,但她至今仍没任何收获。记者在现场获悉,像她这种情况的大有人在,毕业生们最深的感受就是“难就业”。据最新统计,2014届应届毕业生将达734万,较去年的699万增加了近40万,这意味着今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我要求的底薪是4500元,不能再低了,如果去大城市,还得再高点。”在招聘会现场,一家用人单位向山大材料学院研究生小何抛出橄榄枝,但小何拒绝了,原因是这家单位给出的3000-3500元的月薪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与本科生相比,她期望月薪最低要比本科生高出1000元,如果在济南这种城市,她要求的月薪底线是4500元。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直接标明薪资的企业并不多,记者询问了五六家招聘单位,它们均招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开出的薪资两者差距并不大。“也就差两三百元吧,我们主要看能力,不太看学历。”一家科技公司招聘人员说,在公司里,能力越高肯定挣得越多,如果单纯从底薪上看,研究生仅比本科生高两三百元。
山大材料学院研究生小魏介绍,在去年“双十一”之前,他们学院的2013届男硕士毕业生基本找到工作了,但今年的形势不太乐观,他们学院80名男硕士,现在签约的才30人,“招人少了,我从师兄、师姐那了解到,去年一些单位的招聘人数要比今年多。”
根据最新统计,2014届应届毕业生将突破700万,预计达到734万,比去年的699万增加近40万人。“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而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山大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铁英介绍,国家陆续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利政策,从大学生自身来说,一方面要转变就业观念,不必非北上广不去,可以选择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及基层就业,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先不断丰富自己,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婵炴垶鎸搁ˇ閬嶅春瀹ュ绀傞悗锝庡亝閻掑潡鏌ㄥ☉铏闂佺ǹ绻愰悧鎾汇€傞锕€绀嗛柨鐕傛嫹闂佹寧绋戦張顒傜玻閹邦喒鍋撶憴鍕畵闁靛洤顦甸幃顕€顢曢鍌滎槷婵炲瓨绮犻崗娑氱箔閵忋倕鐤柛鈩冾殘閸樻棃鏌ㄥ☉妯绘拱閻庢氨鍋撳鍕潩椤掑鈻兼繛鎴炴尨閸嬫挾绱撻崘鈺佺仸濠⒀嶅娴滄悂鏁撻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