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旅美油画家谈青少年艺术教育:技法先放一边,创意和审美先行
澎湃新闻:[/b]作为一个久居海外的艺术家,是如何关注到国内艺术审美教育的?
[b]赵开霖:[/b]我1991年到欧洲去工作、生活。2002 年,举家迁往美国。邻居告诉我,他们家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去博物馆,这种对艺术自觉的接受与喜爱,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习惯。这些年我在中国、欧美生活与创作的起承转合,从我的角度观察欧美社会、家庭以及他们孩子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是离不开艺术审美教育。甚至,艺术审美教育的水平与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在全球范围内越发达的社会,对审美的要求更明晰、准确。时间久了,我找到了一个答案——艺术可以使得每一个国家、民族的美感升腾,反之则会下降。
在社会中,有审美素养的人面对人与事物会表现得特别乐观和自信,审美能力会渗透在生活各个角落。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标准,对待生活、情感,但有过良好的艺术影响与深刻体验的人总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美的传达与品质的提升。
目前,国内的整体教育还是更倾向于基础的文理学科,艺术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到一个正常的轨道。很显然审美属于精神领域,艺术教育在整体社会的得以推广必须是在物质相对充裕的基础上建立的,今天中国的很多地区经济都在高速发展,部分大城市承载着上千万的人口,大家更多的是围绕现实的生活在忙碌,而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大家会慢下来,逐步对审美和精神感知方面有所追求。在这个阶段,有更多人也会有意识地推进大众的艺术审美传播教育,那么 20 年以后,这个社会整体的审美能力以及视野是完全不同的。
[b]澎湃新闻:[/b]你怎么看待艺术和美育的力量?
[b]赵开霖:[/b]艺术提供给人类最有意义之处就是使人有崇高的美感。人对于美有天然的亲近感,艺术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一个教养良好的人,与之接触,能体会到一种美感的温度,甚至很远就会散发出来并留下很深的记忆。
艺术的思维是个挺抽象的概念,是纯精神、纯情感的。让孩子学一点艺术,并不是盲目期待他将来要成为职业艺术家(那是很偶然的),而是希望在他的生命里多了一份雨露,升华思想,让生命变得了不起。这种沁润培养人内心的感悟力,让人变得丰富,让生活有美感地存在。
同时,艺术给予人们一个渠道去抒发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多不满意之处,大部分是因为精神和情感的缺失,内心焦虑,而人生难熬的时候,艺术会起作用。生活中,艺术往往通过你的眼睛、耳朵等通道收纳进来,再从手、口、肢体、内心传导出去,不经意间,它会慢慢在你生活里体现出来。
另外,在今天这个社会,即使拥有巨额财富,美的观念却无法在心里发芽。金钱,和美感与品质修养往往并不是同时出现的。
同样一笔钱,懂得审美的人去消费很自信潇洒,会用得特别值;可审美缺乏的人,会表现得局促紧张,原因是没有自我的美感标准,出现选择的盲目性,甚至买回去的东西放在那儿,很多都没有穿过用过。教育最终培养一个人的思想,也建立一个人格,形成一种立场和态度。能不能把内心腾出一点空间来存放一些跟美与艺术有关的东西,其实很重要。在艺术教育领域,除了基因先天的优势与传承,每个家庭如果能有意识地在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影响孩子对艺术的热爱,种下一些美的种子,这将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无法被掠走的财富。
[b]澎湃新闻:[/b]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审美水平,你有什么建议?
[b]赵开霖:[/b]人们对艺术不同的看法包含着每个人对美的不同经验。这样的体验首先需要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比如开放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多一些公共或私人的艺术空间等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与场所。在欧美的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很多美术馆,孩子们可以走进去,拿着纸笔坐在地上临摹,而大师的画近在眼前,老师在旁边的指导恰如其分。当他们从小就培养了习惯学到了系统的艺术知识,将来去任何艺术场馆,就有了欣赏艺术的经验和眼睛。
第二方面的力量来自于社会人群,比如周遭的同学、朋友、同事对艺术的感悟、对美的喜爱,彼此的影响也会非常直接,而且会逐步扩大化。这种来自公共的、人与人之间浓烈的艺术氛围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来了,当然这方面的进步他们已经积淀了很多年。
第三是家庭的帮助。如果一个家庭中把提升美感当成一个日常的话题,很自然地带着孩子走入艺术环境中熏陶。美好的体验会使人养成一种习惯,最后沉淀到内心形成一种持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