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人姜楠:33年藏下3000本小人书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 记者 黄中明
摄编者按:
阅读为了什么?为了证明“我比别人高明”吗?还是为了摆脱内心的焦虑感?抑或为了成功?
三毛说:读书,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或许,这也是41岁的公务员姜楠仍旧读和收藏小人书的原因,“不同心情读不同的书,仿佛回到了书中的世界”。还有拒绝“二手知识”、坚持4年去图书馆借书的史健,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注定是漫长且艰苦的过程,从无捷径,而且,知识也不该沦为装饰与炫耀。
《三国演义》《闪闪的红星》《地雷战》《鸡毛信》……当60后、70后或者80后看到这些书时,一定亲切感倍增。曾几何时,为了买到心爱的小人书,你可以不吃早餐或者偷拿家里的瓶子、铁皮牙膏去卖。如今,那些陪伴着孩子成长的小人书,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踪影难觅。但在济南人姜楠的家中,仍藏着3000多本小人书,闲暇之余总会拿来一读。
姜楠和他的小人书
20多年凑齐一套书
姜楠收藏的小人书被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每一本都套着塑料袋,尽管纸张早已泛黄,但平整又干净。
收藏小人书,是40岁的姜楠已经坚持了33年的爱好和习惯。在姜楠7岁的童年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连电视机都尚未普及,同学在新华书店工作的父亲给他们带回的一本小人书,仿佛为他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那些小人书中,有地雷战、地道战,“埋伏神兵千百万”,有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无果的爱情,有桃园结义、盗虎符这些古代经典,还有济南的大明湖和老火车站,那些简单线条勾勒出的黑白画面,是他课本以外世界的最大寄托,“一天不看小人书,吃饭都不香”。
在他的记忆中,泉城路新华书店、经二纬四新华书店是他童年的乐趣所在,“在最喜欢的小人书面前驻足,哪怕只是看看封面。”后来,电视战胜了小人书,直到21世纪,小人书才以收藏品的姿态复生,昔日一两角的单价,变成了几十元,甚至几万元、几十万元。
但姜楠却始终没中断对小人书的“收藏”,“小时候哪懂什么叫收藏?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就会想方设法买回来,小时候求出差的父亲带,大学和工作后,自己就去各地淘,一集一集地碰,后来就越收越多。”
眼下,姜楠的书橱里藏着3000多本小人书,现代题材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战争题材的《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鸡毛信》,反特题材的《黑三角》《一双绣花鞋》,历史题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还有国外连环画《丁丁历险记》等,一套又一套,很多都是姜楠花了20多年才凑齐,比如《丁丁历险记》,小时候的姜楠只有一本,后来在南宁、在上海、在济南的中山公园等地陆续将22套共40本集齐。
姜楠的钱包里始终放着个卡片般大小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他还没有凑齐的书,“2010年之前,都得拿着它去各地文化市场淘,后来有了网络,通过平台或收藏热线与藏友交流,就方便多了。”
希望给孩子们办个连环画展
太贵的书,姜楠不会去买,也不卖自己收藏的书,就算买家频繁找上门,甚至有的出高价。那收藏这些书为了什么?就是天然的喜欢。就像不久前,他参加泰山国际马拉松比赛,就算已稳操胜券,也坚持不走一步跑完全程,这都需要毅力和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姜楠心中,小人书是“健康”的娱乐,不仅有文化知识,连环画里蕴含的“工匠精神”也让他感叹。“画家会为了追求逼真,去写生3个月甚至半年,贺友直为了画《山乡巨变》,跑到湖南跟村民同吃同住。86版《西游记》,赵丽蓉饰演的刘姥姥都借鉴了连环画!”越说越激动,姜楠拿出几本连环画指给记者看,“你看这线条、场景还有人物表情多逼真,顾炳鑫、刘继卣、贺友直、张乐平,那可都是德艺双馨的大家。”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一本本蕴藏着自己无忧童年的小人书,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反映着当时的人文价值,沉淀着光阴的故事,“是现在的影像难以呈现的”。闲暇之余,姜楠就会把自己关进书房,一遍一遍回味那些小人书,“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回到书中的世界”。
所以,姜楠希望把这些书都留存下来,让自己的女儿和其他孩子都能了解过去的社会,培养厚重的历史观。他说,未来如果有机会,自己还想给学生们办个连环画展览,给自己的童年定个格,也让更多孩子了解前辈走过的路,让小人书中的文化得以传承。